- 雅達電子獲首輪問詢 經銷商情況為重點
- 2021年10月08日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日前,雅達電子沖刺科創板獲首輪問詢,涉及公司技術先進性、經銷商、收入、費用、專利等方面問題。
日前,雅達電子沖刺科創板獲首輪問詢,涉及公司技術先進性、經銷商、收入、費用、專利等方面問題。
雅達電子主要從事智能電力監控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電力監控系統集成服務。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國家對于智能電網建設的大力投入和支持,為電力監控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銷售給前員工經銷商的產品毛利率低
在首輪問詢中,雅達電子的經銷商方面情況受到重點問詢。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2018年至2020年),雅達電子通過前員工經銷商實現的銷售收入占總經銷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7.94%、79.50%和76.45%,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3.83%、24.58%和22.32%;部分前員工經銷商開拓的客戶不愿意與經銷商簽署合同,要求與雅達電子直接簽署合同;該類前員工要求保留員工身份以便他們對外開拓業務,于是,公司保留該類員工的員工身份。
首輪問詢要求雅達電子說明銷售給主要不同前員工經銷商的產品毛利率情況,與其他經銷商、直銷客戶的毛利率是否存在差異及原因。
雅達電子回復稱,報告期內,公司共存在7家前員工經銷商。其中,深圳云帆、南京雅愛達和艾門達斯為主要前員工經銷商,向上述三家經銷商的銷售金額合計分別為4046.63萬元、5485.84萬元、6109.98萬元,占前員工經銷商收入比例分別為95.64%、94.11%、93.72%。公司直銷客戶毛利率、其他經銷商毛利率高于主要前員工經銷商毛利率。在工業建筑與市政領域,深圳云帆及南京雅愛達毛利率低于艾門達斯的主要原因是,艾門達斯整體采購金額略低,因此價格和毛利率相對較高。
雅達電子指出,公司生產的電力監控產品系定制化產品,同一類型的產品在技術參數、功能實現路徑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價格有所差異。經銷商根據其客戶需求采購不同型號的產品,產品結構的差異導致其產品均價存在差異。同時,深圳云帆、南京雅愛達和艾門達斯與公司合作年限為8年以上,其向公司采購金額較高,采購量較大,且該三家經銷商需承擔其銷售區域范圍內終端客戶的產品安裝指導、售后服務等職能,因此銷售價格具有一定優勢,毛利率略低。
深耕電力監控領域
雅達電子此次沖刺科創板,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178萬股(含4178萬股),募集資金將用于智能電力儀表建設項目、電力監控裝置擴產項目、傳感器擴產建設項目和研發中心項目。本次募投項目實施后,公司預計年新增電力監控儀表產品131萬臺、電力監控裝置產品106萬臺和傳感器產品602萬臺。
雅達電子介紹,自設立以來,公司緊跟電力監控行業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變化,研發出具有核心技術的電力監控儀表、電力監控裝置、用電安全保護裝置和傳感器等智能電力監控產品。
公司產品先后被應用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奧運場館鳥巢及水立方、上海世博園、大亞灣核電站、紅沿河核電站、廣州地鐵、深圳地鐵等重要場所,以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塔的通信基站和騰訊、阿里巴巴、百度、萬國數據等知名企業的數據中心,在行業內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
分析人士指出,電力監控行業市場需求主要來自于電力用戶端對電力監控產品的需求。例如,數據中心、通信基站、新能源充電樁、軌道交通、工業建筑與市政建設等領域,其配電系統正在不斷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其中,電力監控產品在配電系統的各個環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雅達電子表示,電力監控行業隨著電力用戶端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普及,相關產品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市場容量也將逐步增大。以通信基站基礎設施市場為例,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移動電話基站數達931萬個,全年凈增90萬個。
“電力監控產品作為通信基站電力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監測基站供電系統正常運行起著重要作用。其中,5G通信基站配置的電力監控產品種類較普通基站更多,每個基站在原有的基站電力配置基礎上至少還需要增加一套配電監控裝置,用于5G設備用電管理。”雅達電子稱。
受益行業發展的景氣度,報告期內,雅達電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7億元、2.37億元、2.92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914.41萬元、4681.73萬元、7043.83萬元。
市場前景廣闊
此次公司募投的電力監控裝置擴產項目旨在進一步完善公司產品體系,加強在電力監控裝置的產品供應與服務能力,抓住新基建產業與新興行業快速發展機遇。
雅達電子表示,數據中心作為中國的“新基建”核心產業之一,對供配電系統的穩定性及可靠性要求很高。供配電系統作為數據中心的一部分,需要通過電力監控裝置來保證供配電系統的正常運作。基于國家“新基建”產業發展的利好趨勢以及數據中心建設的增長,未來電力監控裝置市場需求空間廣闊。
招商銀行研究院指出,電力是經濟發展的先行產業,在各個國家低碳發展的進程規劃中,電力行業都必須先于整個經濟體實現低碳甚至脫碳發展。根據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測算,以2060年實現碳中和為目標,未來40年,我國能源活動的碳排放減排任務高達87億噸,在總體減排任務中占比過半。為了達到這一減排目標,能源消費需要電能替代,而電能的生產需要大規模發展清潔能源,與清潔能源發展相配套,電力系統需要持續升級轉型。
分析人士表示,電力系統的持續升級將為電力監控裝置市場的發展提供動力,未來市場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