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績說明會搭建上市公司與投資者溝通橋梁
- 2022年07月11日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徐昭 張利靜
提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的永恒主題。上市公司管理層通過業績說明會聆聽投資者的聲音,是上市公司實現自我規范、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上市公司積極召開業績說明會,投資者間接影響和監督公司治理,這對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與市場良性生態形成都具有積極作用。
傳遞企業價值 強化敬畏意識
業績說明會搭建上市公司與投資者溝通橋梁
一邊是上市公司提前征集投資者關心話題、精心呈現年報數據、高管團隊認真準備,另一邊是觀看人數劇增、投資者提問踴躍、機構投資者關注度提升……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出現了一系列喜人變化。
在上市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的數量不斷攀升的背后,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年報業績說明會已成為“標配”,央企上市公司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上市公司高管參與熱情大幅提升,直面投資者關切,投資者參會的便利性和體驗感不斷增強,業績說明會“含金量”日益增長。
風景這邊獨好
動輒有數十萬人觀看互動的業績說明會,已成為資本市場年報季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投資者關切的目光中,通過業績說明會,上市公司過去一年工作的有效性與合理性接受了多方面檢驗。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滬深北三市共有4490家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占比約為95.43%。其中,幾乎全部滬深300指數公司,“A+H”上市公司,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召開了業績說明會。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的數量取得突破,年報業績說明會漸成標配。參會上市公司高管陣容、準備情況、投資者數量、投資者結構及話題交流深度都較往年有明顯提升。
“重磅高管陣容”已成為業績說明會標配。例如,工商銀行董事會、管理層高度重視業績說明會,堅持將年度、季度業績說明會形成有機整體,通過每年舉辦四次業績說明會,工商銀行管理層與投資者進行有效的“面對面”、“屏對屏”溝通,介紹集團經營質效和亮點、重點戰略實施進展,積極回應投資者、分析師問題,向資本市場傳遞全面準確的公開信息,維護廣大中小投資者的知情權和互動權。
“關鍵少數”的參與程度是業績說明會“含金量”的重要衡量指標。據統計,在已召開業績說明會的上市公司中,董事長、總經理出席率約98%。“掌門人”為投資者現場釋疑解惑,互動的深度和廣度持續拓展,體現了溝通的高度、厚度和溫度,令投資者獲得感滿滿。此外,今年以來,滬深兩市九成左右的公司獨董參與或出席業績說明會,助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與投資者共話高質量發展。
上市公司對業績說明會的準備越來越充分。例如,中集車輛在接受媒體報道時表示,公司提前5個交易日發布召開業績說明會的通知公告,將召開時間、參與方式、公司出席人員名單等向廣大投資者公布。公司向所有投資者提前公開征集問題,針對投資者問題作了充分準備,以提升交流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投資者參與數量明顯提升。2021年度科大訊飛業績說明會觀看量達236萬人次,而2019年的這一數據僅為75萬人次。南京銀行高管人員與機構投資者、分析師及中小投資者作了規范、充分、深入的互動。今年,南京銀行業績說明會通過各大網絡平臺向境內外同步進行視頻直播,吸引超過12.25萬人次在線觀看。
機構投資者身影頻現。三峽能源在業績說明會上廣開言路,公司董事長王武斌等多位高管出席業績說明會,公司會后主動開展路演推介活動,與重要股東、潛在投資者召開40場電話會議,持續加強業績推介及投資者溝通活動。萬科業績說明會超過13萬人次在線觀看直播,共2000余位投資者和媒體接入互動提問平臺,管理層對市場關注的問題給予詳細解答,坦誠的溝通態度贏得市場認可,公司隨后組織的面向境內外機構投資者的線上路演,吸引超過120家機構參加。
交流氛圍愈發理性。頗受多方關注的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談到了格力電器新成長點、渠道改革進展、員工持股計劃考核指標調整等多個外界高度關注的話題。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渠道改革是革自己的命,只有這樣才能找到短板,發展得更好。希望大眾對格力電器的印象從“好空調 格力造”向“好電器 格力造”轉變,希望廣大股東多多關注格力電器全系列產品。
多位上市公司高管認為,在這種投資者與上市公司高管的互動中,理性討論的聲音不絕于耳,這對公司加強與投資者交流、溝通來說是一種鼓舞。
互動形式不斷創新,央企積極發揮示范作用。從投資者實際需求出發,上市公司也不斷創新與投資者溝通交流的形式。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聯合舉辦主題為“擁抱數字經濟新藍海,共話電信行業新未來”的電信行業上市公司投資者交流活動,現場以“元宇宙”作為視覺呈現核心,綜合運用AR/VR/XR等各類電信行業領先技術,打造全新的高科技數智化活動形式。在交流會上,三家運營商上市公司董事長直面投資者,就電信行業在數字經濟時代下釋放新潛能、助推企業數字化發展等話題與投資者進行深入溝通,展現了電信央企的全新面貌和最新成果,令投資者走得近、聽得懂、看得清、有信心。此次投資者交流活動是上市公司聯合集中舉辦具有行業屬性的投資者說明會的首次實踐,也是電信行業上市公司運用最新信息科技提升投資者溝通交流質量的首次嘗試,發揮了央企“排頭兵”的示范作用。
在干貨滿滿、誠意十足的同時,今年以來上市公司通過創新召開及互動模式、多語種發布、邀請行業專家、分析師等豐富多元的方式令年報立體、“可視化”,向投資者簡明易懂地解讀年報成績單。通過精彩紛呈的說明會,傳遞公司的新發展與新風貌,形成公司與投資者有效溝通的新局面。
全力保障有序推進
高效的投資者關系管理,正是優秀公司治理的基本體現和外部延伸。舉辦業績說明會,是上市公司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響應相關政策、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舉措。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負責人表示:“召開業績說明會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關鍵時期的重要縮影,也是上市公司董事會和‘關鍵少數’關注、尊重投資者的重要體現。常態化召開業績說明會已形成共識,可鼓勵上市公司把握、適應新階段新變化新要求,令上市公司與投資者更加主動地互動溝通,以更加通俗直接的形式展示上市公司財務等重要數據及信息,通過多渠道、多方式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促進上市公司進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今年以來,有關部門和自律組織繼續為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有序召開提供全力保障。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繼續發揮紐帶作用,以高質量推動業績說明會開展為導向,通過組織培訓、倡導最佳實踐等方式,為減輕企業在疫情時期負擔,協會調動市場平臺優勢,提供免費召開在線業績說明會服務,為會員企業高質量舉辦業績說明會提供全面保障。
滬深交易所多舉措提高業績說明會召開質量效果。上交所制定自律監管指南,舉辦業績說明會“主題周”,特別是上證路演平臺免費提供多模式路演服務,持續提升監管服務質效。深交所廣泛開展業績說明會問卷調查與培訓,組織“十新破局”系列業績說明會,提高投資者關注度。
北交所在成立后首次推動召開業績說明會,組織三場“特色主題周”實現公司全覆蓋。
投服中心繼續示范引領中小投資者積極參會,就經營發展、資本運作等重大問題與公司交流對話,幫助投資者抓取信息披露重點,助力中小股東話語權及行權意識不斷提升。
“各交易所業績說明會各有側重:主板圍繞‘藍籌重器’等五大主題陸續展開,科創板則以‘芯’‘光’閃耀等六大主題依次推進;深市業績說明會以‘十新破局’展示深市公司新氣象、新風貌;北交所上市公司圍繞新能源、生物醫藥、汽車制造等組織‘行業主題周’專場業績說明會。”業內人士表示,從投資者關心的話題看,在今年以來召開的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中,投資者關心的話題聚焦于增長新動能、探討創新發展等方面。對北交所上市公司來說,成長性和轉板話題最受投資者關注。
以對話促進建設
作為上市公司傳遞價值、投資者發現價值的橋梁,業績說明會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上市公司經營能力與信心的試金石。
這塊試金石,讓績優公司展示好業績,釋放成長價值。“績差”公司積極回應市場關切,為投資者傳遞信心。那些市場質疑聲音較多的公司,則獲得了主動向市場答疑的機會。
根據上證路演、中證路演、全景網等市場主流平臺統計,上市公司共收到提問105371條,公司回復率達92.95%,提問的個人投資者占90.13%。
“業績說明會為上市公司與中小投資者營造了全新的對話方式。”業內人士認為,“投資”“回購”“研發”“分紅”等成為“熱詞”。投資者關注的熱點問題,不再局限于股東持倉、業績預測、股價漲跌,公司經營、治理與社會責任、行業情況等與長期價值更相關的內容被廣泛關注。
“近年來,績優公司越來越重視業績說明會。董事長紛紛參會,這是很好的對外宣傳渠道。”華鑫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嚴凱文表示,一些低成長性行業的優質企業想獲得市場關注。對于這些公司而言,業績說明會是難得的“亮相”機會。
北京陽光天泓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王維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近幾年出現了很明顯的變化:一些此前不主動與市場交流的上市公司也開始通過業績說明會等方式與投資者進行交流。”他認為,對于踏實做事的上市公司來說,主動召開業績說明會與投資者多溝通交流,有百利而無一弊。
一位參加中信建投業績說明會的個人投資者盧先生感嘆:“要是每個季度都有這樣一次業績說明會就好了!”
參加某高科技企業業績說明會的個人投資者劉女士表示:“我只是問了問公司的產能情況,公司不但回答了我的問題,還向我介紹了公司的產能規劃。公司這樣做讓我感到更有信心了。”
“能夠如此便利、直接地與上市公司高管對話交流,最起碼體現了公司平等對待和尊重投資者的態度。”一位機構投資者表示。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的永恒主題。上市公司管理層通過業績說明會聆聽投資者的聲音,是上市公司實現自我規范、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上市公司積極召開業績說明會,投資者間接影響和監督公司治理,這對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與市場良性生態形成都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