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轉型助力國際教育多樣化發展
- 2024年10月23日 來源:中國網
提要:18日,以“展全球視野 譜融合華章”為主題的第十五屆新華網教育論壇——國際教育分論壇在北京舉辦。分論壇的首場圓桌對話環節,聚焦“數字化轉型與國際教育的未來”話題,海南觀瀾湖雙優實驗學校校董兼國際校長尹一亮、海馬中際集團創始人兼CEO曲涵、普瑞國際投資控股集團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徐凱三位嘉賓各抒己見,圍繞多個話題展開了探討。
新華網北京10月19日電 18日,以“展全球視野 譜融合華章”為主題的第十五屆新華網教育論壇——國際教育分論壇在北京舉辦。分論壇的首場圓桌對話環節,聚焦“數字化轉型與國際教育的未來”話題,海南觀瀾湖雙優實驗學校校董兼國際校長尹一亮、海馬中際集團創始人兼CEO曲涵、普瑞國際投資控股集團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徐凱三位嘉賓各抒己見,圍繞多個話題展開了探討。
數字化轉型給國際教育傳統模式帶來哪些轉變?
尹一亮認為,國際教育涵蓋來華留學以及出國留學。這種雙向流動使國際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都發生深刻變化。他強調了數字化在國際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數字技術的引入,使教學內容、形式和評價都發生巨大變化。數字化資源也讓更多學生以更低成本參與到國際教育中,打破了地域和數量的限制。隨著科技進步,數字化資源將進一步豐富,國際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將更加多樣化,為更多學生提供參與國際教育的機會。
曲涵認為,數字化對國際教育的廣泛傳播、教研能力的提升以及教育資源的共享都帶來了幫助。他表示,數字媒體和互聯網的發展使優秀的國際教育資源能夠迅速、廣泛地傳播,促進了教育公平,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接受到高質量的國際教育;數據驅動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教師更精準地定位學生的學習難點,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數字化平臺也為教師間的交流和協作提供便利,促進教研活動深入發展;在線教育打破了地域限制,使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都能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無論是身處一線城市還是偏遠地區,學生都能通過網絡平臺接觸到一流教師的教學內容。這種教育資源的共享性不僅提高了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也促進了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
徐凱認為,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技術的引入,更涉及流程優化、文化重塑、內容創新。在教育領域,這種轉型尤其深刻,它關乎到教學手段、學習方法、知識獲取途徑的根本變革。他表示,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服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挑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技術賦能為教育帶來利好,機構如何應對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挑戰?
尹一亮表示,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要兼顧學生、家長、教師、學校管理者、政府監管部門以及社會整體評價這六個主體。“在轉型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每個主體的需求和感受,確保轉型順利。”他呼吁大家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既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投入和努力。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看到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巨大變化和成果。”
曲涵分享了在教學質量把控、學生掌握程度評估以及AI與大數據應用方面的經驗和探索。他認為,在線教育的一個核心挑戰是如何確保教學質量并有效評估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這需要探索如何使用線上工具和會議軟件,使學生能更快速地掌握知識并保持注意力集中。”他介紹,海馬花費大量精力研發和使用各種教育工具、平臺,與其他第三方機構合作,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他表示,海馬正在探索如何為本科及以上階段的學生搭建基于AI的學術知識庫,以提供更高效、準確的學習資源。
徐凱著重介紹了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面的思考。他表示,數字化轉型在國際教育中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學校、教學機構和技術提供商等各方共同努力,通過政策引導、資源協調、技術研發和合作等方式,逐步解決這些問題,推動國際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向更高水平發展。同時,也需要借鑒成功做法,以便更好地適應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變革。
國際教育機構怎樣面對數字化轉型,怎樣適應數字化時代?
國際教育市場范圍廣泛,潛力巨大。尹一亮表示,教育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模式不僅有助于教育機構更好地了解行業需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也有助于企業獲得符合其需求的高素質人才。“這種利益導向的合作模式,有助于推動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教育與經濟的良性互動。”他還介紹了機構實行的“先分離”策略,他表示,目前機構專注于數據科學和綠色能源兩個領域,進行深度的課程設計和全球資源整合。通過集中資源和精力在這兩個領域,可以更有效地提升教育質量,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高質量人才。
曲涵圍繞“留學前”“留學中”和“留學后”三個階段的不同挑戰和各自對應的服務需求進行介紹。他認為,“留學前”階段發展歷史較長,規范性和全面性相對成熟。“留學中”和“留學后”階段面臨更多挑戰。“包括如何關注學生在海外的學習情況、提供必要支持和輔導,如何幫助他們未來求職和歸國發展。”面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部分家長對孩子在留學后還有輔導需求不理解等現象,他認為這凸顯了留學服務中需要建立更加全面和細致的信息橋梁,以便于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徐凱認為,合作交流、融合創新等理念,有助于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推動教育行業的創新與發展。他表示,無論是國際教育從業者還是整個教育行業的從業者,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都需要遵循合作交流、融合創新的原則,通過分享經驗、共同研發、標準制定等方式,能夠促進全球教育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