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中心新晉文藝生活打卡地 “文化容器”設計彰顯文化自信
- 2024年01月26日 來源:北方企業(yè)新聞網
提要:1月25日,由濮存昕、徐帆等藝術家主演的國家大劇院原創(chuàng)話劇《林則徐》在北京藝術中心戲劇場完成首演,截至目前,北京藝術中心的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這三大“文化容器”均已完成亮相。作為首都最新文藝生活打卡地,北京藝術中心位于通州大運河畔,設計靈感源于古糧倉和在大運河上運送物資的船舶,被譽為“文化糧倉”。
1月25日,由濮存昕、徐帆等藝術家主演的國家大劇院原創(chuàng)話劇《林則徐》在北京藝術中心戲劇場完成首演,截至目前,北京藝術中心的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這三大“文化容器”均已完成亮相。作為首都最新文藝生活打卡地,北京藝術中心位于通州大運河畔,設計靈感源于古糧倉和在大運河上運送物資的船舶,被譽為“文化糧倉”。
北京建院裝飾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承擔了北京藝術中心的室內設計及部分區(qū)域工程實施任務,基于“文化容器”的設計概念,將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三個主要空間分別以“曲線、直線、花瓣形”進行空間形體塑造,打造出三大“文化容器”,設計元素以“水云相映,云水相依”體現傳統(tǒng)文化和運河文化,在每個空間各具特點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出和諧統(tǒng)一的觀演氛圍,奉獻了設計與文化藝術相融合的經典之作。
戲劇場:神秘感拉滿
北京藝術中心的戲劇場面積為1478平米,總體空間以神秘幽暗的色調為基礎,以虛實結合的線條勾勒出中國傳統(tǒng)戲劇的悠久文化和神秘色彩。
墻面以波浪起伏狀橫向造型為基礎,造型塑造以直線為原則。通過嚴謹的邏輯關系和參數劃分,形成了富有層次的墻面肌理層次。造型塑造以GRG基層為主,表面則區(qū)別于歌劇院,延續(xù)了國家大劇院中運用的紫心酥木。
北京藝術中心戲劇場的天花以三個層次的間接照明為基礎,通過與造型天花的結合,形成層次節(jié)奏。天花圖案為增強空間文化氛圍和觀演情緒的重要內容,不僅是中國、北京、劇院的特色代表,也是增加觀眾在空間中的沉浸感受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地凸顯戲劇藝術的情緒表達,是烘托表演氛圍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心位置的吊頂中,以“傳統(tǒng)木雕”的概念進行元素刻畫,以承載國人夢想的祥云為題,以祥云為元素進行圖案設計,再通過結合燈光處理,形成戲劇場的獨有特色。
歌劇院:以運河水為設計元素
歌劇院2250平米的總體空間恢宏隆重,又不失親切氛圍和精致質感。設計師以承載千年歷史的京杭大運河為主題做室內設計,以運河水為元素進行圖案設計,對歌劇院進行文化點綴,形成歌劇院的獨有氣質。
整體空間形態(tài)采用GRG基層進行塑造,空間形態(tài)整體性較強,形態(tài)的連續(xù)性由墻面延展到天花,視覺感觀一體成型,消除界限感。兩層樓座攔河成環(huán)狀貫通至臺口,在保證美觀的同時擔任著重要的聲學調節(jié)作用。墻面的聲學起伏形態(tài)由耳光處漸變延伸到后墻,猶如大幕環(huán)抱著觀眾,隨著節(jié)奏舞動。天花中心位置采用深色藝術涂料在每個圓環(huán)的邊緣處以“瀝粉描金”的概念進行元素融入,再結合照明設計,使歌劇院氛圍宏大且不失精致、現代且不失韻味。
歌劇院還擁有國內最大、功能最全的沉浸式擴聲系統(tǒng),觀眾可以感受到“藝術+科技”最新應用成果。
音樂廳:小提琴內部空間概念
2785平方米的音樂廳采用花瓣式圍合布局,整體以小提琴內部為空間概念,空間較為明亮,空間形態(tài)舒展。
座椅整體以葡田式排布形式圍繞中心演奏臺進行環(huán)繞布置。演奏臺后方設置合唱席,兩側上方設置觀摩席。空間形態(tài)特點突出,多為異形連續(xù)貫穿形態(tài),以GRG為基層進行設計制作,飾面效果則根據小提琴內部淺色木為參照進行飾面鋪貼。空間下部為木質效果,上部為淺色藝術涂料。而與上部相呼應的是中央反聲板和飄帶反聲板。
與大多數音樂廳不同,空間中不僅布設了中央反聲板,同時為了更好地調節(jié)聲學,圍繞中央反聲板和觀眾席上方設置了飄帶反聲板,讓空間富于音樂的律動。飄帶反聲板不僅僅能夠增強更優(yōu)質的聲學環(huán)境,同時也兼具著空間氛圍塑造的重要功能。在飄帶反聲板上方布設可調光氛圍照明,在重大節(jié)日或重要活動中,能夠為空間帶來豐富多彩的氛圍變化。中心圓形組合式反聲板通過12mm鋼化夾膠玻璃與氛圍照明的結合,為音樂廳觀眾廳提供有效的聲學環(huán)境,同時也為廳內的氛圍營造和設備的隱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小劇場:鞋盒式設計
998平米的北京藝術中心小劇場棱角分明、線條筆直,整個劇場采用鞋盒式設計。整體空間色彩明亮,溫馨柔和。明亮的色彩能夠具備更多的包容性。500座觀眾席色彩不一,深深淺淺的灰與紫,為這里增添了幾分錯落與躍動。
北京藝術中心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智造”的現代化建筑最高水平,內部空間設計則彰顯了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大膽的現代創(chuàng)意,是劇場新生代作品。北京建院裝飾設計團隊在本案整體的室內設計中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大運河元素運用到了每個細節(jié),用國際建筑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彰顯了中國設計的文化自信。百聞不如一見,有關北京藝術中心的更多體驗還需要您躬身前往現場一探究竟,賞文化大美,品設計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