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學院路校友/大學生科技創新賽“能源環保”專場復賽舉辦
- 2024年05月07日 來源:中國網
提要:4月12日,第二屆學院路校友/大學生科技創新賽“能源環保”專場復賽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舉辦,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碳中和、污染治理、綠色創新等領域的22個晉級項目開展現場路演。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黨委副書記安宇,學院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鄭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學生工作處處長趙麟出席活動。
4月12日,第二屆學院路校友/大學生科技創新賽“能源環保”專場復賽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舉辦,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碳中和、污染治理、綠色創新等領域的22個晉級項目開展現場路演。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黨委副書記安宇,學院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鄭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學生工作處處長趙麟出席活動。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黨委副書記安宇、學院路街道紀工委書記鄭茜為本場賽事評委專家頒發聘書。
學院路街道紀工委書記鄭茜致辭時表示,學院路街道將以環高校人工智能創新街區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校地、校企、校友深度合作,全力以赴鋪賽道、建平臺、設擂臺。希望通過大賽平臺展現團隊實力、展示項目前景,期待更多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和前瞻性的項目在海淀和學院路這片沃土上開花結果。
在路演環節,各項目負責人重點介紹了項目技術產品、應用場景、市場規模和未來發展規劃等情況。
貝克資本合伙人李俊凱、京福資產合伙人張杰、清綠新能資本總經理王海婷、梅花創投投資副總裁涂靜、常見投資投資總監李墨5位投資人評委現場對項目進行互動點評,圍繞項目的技術優勢、項目團隊、商業模式、市場前景等方面展開交流,為項目未來發展提供了寶貴建議,助力項目成果轉化落地。
據悉,自2021年起,學院路街道以“強化高端創新策源、發展活力校友經濟”為主題,探索打造環高校“三帶一節”創新街區生態體系,并取得顯著成效。其中,通過大學生科技創新賽選拔發掘出一批創新能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市場前景較好的項目,并精準對接成果轉化,以此促進校、地、企、院資源共建共享,助力更多高科技項目由院校走向市場。首屆賽事共吸引數百名高校創業者、71個項目參與,并在2023年中關村論壇上舉辦總決賽。
本屆大賽由海淀區委、區政府、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指導,學院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氪星創服承辦。自2023年12月啟動以來,共吸引來自國內外80余所高校的228個項目報名,總數量同比去年增長超過200%,其中,能源環保賽道項目39個,占比17%。本屆賽事全新升級,設置“4+X”賽道(即前沿科技、食品健康與生物醫藥、能源環保、人工智能、X賽道-大模型應用賽道),將從免費注冊地址、投融資對接、研發資源對接、政策對接、品牌推廣等多個方面加強對獲獎項目的支持,解決創業團隊的后顧之憂。
4月12日,第二屆學院路校友/大學生科技創新賽“能源環保”專場復賽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舉辦,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碳中和、污染治理、綠色創新等領域的22個晉級項目開展現場路演。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黨委副書記安宇,學院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鄭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學生工作處處長趙麟出席活動。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黨委副書記安宇、學院路街道紀工委書記鄭茜為本場賽事評委專家頒發聘書。
學院路街道紀工委書記鄭茜致辭時表示,學院路街道將以環高校人工智能創新街區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校地、校企、校友深度合作,全力以赴鋪賽道、建平臺、設擂臺。希望通過大賽平臺展現團隊實力、展示項目前景,期待更多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和前瞻性的項目在海淀和學院路這片沃土上開花結果。
在路演環節,各項目負責人重點介紹了項目技術產品、應用場景、市場規模和未來發展規劃等情況。
貝克資本合伙人李俊凱、京福資產合伙人張杰、清綠新能資本總經理王海婷、梅花創投投資副總裁涂靜、常見投資投資總監李墨5位投資人評委現場對項目進行互動點評,圍繞項目的技術優勢、項目團隊、商業模式、市場前景等方面展開交流,為項目未來發展提供了寶貴建議,助力項目成果轉化落地。
據悉,自2021年起,學院路街道以“強化高端創新策源、發展活力校友經濟”為主題,探索打造環高校“三帶一節”創新街區生態體系,并取得顯著成效。其中,通過大學生科技創新賽選拔發掘出一批創新能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市場前景較好的項目,并精準對接成果轉化,以此促進校、地、企、院資源共建共享,助力更多高科技項目由院校走向市場。首屆賽事共吸引數百名高校創業者、71個項目參與,并在2023年中關村論壇上舉辦總決賽。
本屆大賽由海淀區委、區政府、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指導,學院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氪星創服承辦。自2023年12月啟動以來,共吸引來自國內外80余所高校的228個項目報名,總數量同比去年增長超過200%,其中,能源環保賽道項目39個,占比17%。本屆賽事全新升級,設置“4+X”賽道(即前沿科技、食品健康與生物醫藥、能源環保、人工智能、X賽道-大模型應用賽道),將從免費注冊地址、投融資對接、研發資源對接、政策對接、品牌推廣等多個方面加強對獲獎項目的支持,解決創業團隊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