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表示,當前數字人民幣在各類試點成熟經驗的基礎上穩步推進,并“因地制宜”融入各地購物節等活動開展推廣,既能夠在進一步擴大用戶規模的同時使更多用戶熟…
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如何更好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如何實現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記者采訪了財政部部長劉昆。
劉昆指出,加力,就是要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一是在財政支出強度上加力。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貼息等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二是在專項債投資拉動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
王青表示,在2023年目標財政赤字率有望上調、新增專項債額度或將達到4萬億元左右,以及上年新開工項目續建會帶動銀行貸款較大規模流入等因素支持下,2023年基建投資還會保持高于常態水平的較…
專家分析指出,以往民企在參與國家重大戰略上尚存一定的市場準入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近期接連的表態是一種改革的積極態度,對于提振民企信心、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有極為重要的正面意義。同時…
在切實兜牢民生底線,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方面,將支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促進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中央財政增加對地方教育轉移支付規模。適當提高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
朱昌明表示,預計2023年專業化整合一方面會更加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即借助資本市場和創新金融工具開展整合,尤其是加大在新技術、新產品、新市場領域的合作力度;另一方面,專業化整合將更加…
回顧2022年,劉昆表示,今年以來,各級財政部門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實,各項財政政策早出快出,推動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加大財力下沉力度,切實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行。支持保糧食能源安…
龐溟預計,后續央行將繼續機動、靈活、綜合地運用包括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在內的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精準調節市場流動性,促使流動性維持合理充裕狀態,護航跨年流動性平穩無憂,并有效調控市場利率…
近日,多地密集召開經濟工作會議謀劃部署2023年工作。記者梳理發現,擴大內需是各地明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創新消費場景成為抓手。在宋向清看來,促進消費的重點是…
2022年是極為重要的一年,是我國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一年。全國空氣質量指標在歷史性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一階段過渡…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精準”主要體現在“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有力”則意味著央行將通過適時適度降準降息等方式,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
王青認為,展望2023年,在全球經濟增長勢頭趨弱背景下,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將更加嚴峻。根據相關部署,明年穩外貿應當加碼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包括繼續鼓勵民間首創精神,為外貿新業…
業內人士表示,直聯機制為優質中小企業打造了一條“更快速、更明確、更順暢”的掛牌上市路徑。“通過直聯機制,企業將在掛牌的12個月內獲得監管持續指導,進而助力企業進一步規范發展,更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