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當前位置:北方企業新聞網> 北企之窗>正文內容
  • 向著農業強國加速邁進——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三農”發展成就綜述
  • 2024年09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提要:我國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23年糧食產量達到13908億斤,比1949年增加1萬多億斤;糧食單產大幅提升,2023年全國糧食單產389.7公斤/畝,比1949年增加321.1公斤/畝。

新中國成立75年來,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出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實現了舉世矚目的跨越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邁上大臺階,農村民生顯著改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業大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向農業強國邁進。

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充足

秋天的田野,收獲的氣息越來越濃郁。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悅來鎮雙興村,田間架設著微型氣象站、病蟲害監測儀等設備,一片片金黃的水稻隨風輕擺。

“還有20多天就可以收割了,預計每公頃產量在9噸以上?!闭驹谔锕∩希瑯宕h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玉成告訴記者,盡管前期遇到低溫多雨天氣,但通過及時田間管理,今年水稻長勢不錯。

新中國成立以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糧食年產量僅2000多億斤,1962年穩定在3000億斤以上。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建立實施,極大激發了億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業生產力,糧食產量接連跨上新臺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增強。

我國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23年糧食產量達到13908億斤,比1949年增加1萬多億斤;糧食單產大幅提升,2023年全國糧食單產389.7公斤/畝,比1949年增加321.1公斤/畝。

9月10日,在西藏日喀則市白朗縣巴扎鄉拍攝的秋收場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 攝

既要吃得飽,也要吃得好?!懊状印薄安嘶@子”產品供給能力穩步提高,品種更加豐富。

果蔬產品多樣,四季新鮮上市——

經濟作物生產蓬勃發展。蔬菜水果琳瑯滿目,品質不斷提升,并且實現跨地區、反季節供應,居民的“菜籃子”“果盤子”更加豐富。

畜禽生產質效提升,肉蛋奶供應充足——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畜產品供應總體不足。改革開放后,畜產品產量不斷攀升。近些年來,畜牧業現代化、規?;M程加快,綜合生產能力再創新高,2023年肉蛋奶產量超過1.75億噸。肉類禽蛋產量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奶類產量進入世界前列。

漁業生產繁榮發展,魚蝦蟹貝藻品種豐富——

科技創新推動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水產養殖迅猛發展,遠洋漁業不斷壯大,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取得實效。我國水產品總產量占全世界的近40%,水產品人均占有量達到50.48公斤。

近年來,溫室大棚、垂直農場、智能農牧場、植物工廠等不斷發展,拓寬了農業發展新空間,推動肉蛋奶、蔬果、水產品等供給持續增加,更好滿足人們多元化食物需求,提升了“大食物”供給水平。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快建設

農村是廣大農民群眾的家園。把農村建設得美好,農民群眾才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進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伍市鎮普祝村,田間阡陌縱橫,房前屋后干凈整潔。村民們種植富硒藕、富硒米,發展蘿卜加工產業,開起農家樂。

“以前只有一條泥巴路,村里都是土坯房和茅草屋,臭水溝和垃圾沒人清理。沒想到這些年村里變化這么大?!?0多歲的村民盧孔云說,環境好了,村里人氣更旺了。

8月29日,在福建省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新村民”梅宏在打理自己經營的民宿外墻裝飾花盆。新華社記者姜克紅 攝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組織農民重整山河、發展生產,進行了艱辛探索;改革開放以來,領導農民率先拉開改革大幕,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推動農村全面進步。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民生顯著改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鄉村呈現新氣象。

農村基礎設施持續提升。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持續加快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住房、飲水安全、道路等建設成效明顯。十年來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250萬公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60%。

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5%左右,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45%以上。

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高。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等深入實施。各地累計建設村衛生室超過58萬個,農村敬老院超過1.6萬家,農村社區互助性養老服務設施超過14萬個。

一件件實事加快解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不斷建設,促進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拓寬

走進廣西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大寨村,層層梯田環抱于山間,綠意掩映的山坡上,一座座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腳樓錯落分布,不時有村民和游客往來其間。

因為大山的阻隔,大寨村曾是貧困的代名詞。隨著脫貧攻堅號角吹響,在多方幫扶下,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得到極大改善。梯田和民族風情帶動了旅游業。“人均年收入從2003年不足700元發展到現在約4萬元,日子越來越紅火。”大寨村黨支部書記余瓊通說。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生活處于極端貧困狀態。土地改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等為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奠定了制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施大規模、有計劃、有組織的扶貧開發,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持續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檢驗農村工作實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發展特色產業、支持外出務工、加快三產融合發展……各地各部門持之以恒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

9月13日,河北省晉州市的農民在果園采摘鴨梨。新華社記者楊世堯 攝

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近日,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活動在天津啟動?,F場設置了“津農精品”、京津冀優質農產品、內蒙古優質農畜產品等展區,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圍繞大豆及豆制品、乳制品、牛肉等開展助農直播、發布惠農舉措。

多年來,各地持續做好“土特產”文章,大力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展農民增收致富渠道。2023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691元。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我國持續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和農民書屋工程,積極開展健康向上的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近年來,各地由表及里培育文明鄉風,組織實施鄉村文化振興系列活動,不斷提振農民的精氣神,“村BA”“村超”等農民體育活動火爆出圈,優秀傳統農耕文化得到保護傳承。

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積分制、清單制等務實管用的鄉村治理方式得到推廣,農村移風易俗持續推進。多部門聯合創建了293個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和2968個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一系列舉措推動農民群眾生活更加舒心、順心。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農業農村改革發展重大任務作出系統部署。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地各部門正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扎實抓好鄉村全面振興各項工作,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更加壯麗的“三農”新篇章。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新聞排行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国产99re在线观看只有精品| 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内午夜国产精品小视频|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91大神在线精品网址| 国产揄拍国产精品| 欲帝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五月婷|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伊人久久香线蕉| 91精品视频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精品毛片乱码1区2区3区|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卡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91在线老王精品免费播放|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下载|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