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重因素共同影響 債市表現延續強勢
- 2024年02月27日 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現券價格走高,國債期貨價格亦大漲。Wind數據顯示,2月23日,3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L2406)盤中最高升至106.02,創上市以來新高;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2406)盤中最高漲至103.955,亦創上市以來新高。
春節假期后首周(2月18日至2月23日),債市表現延續強勢,尤其是長債市場行情火熱。
中債登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收盤,1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2.4009%,而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2月9日)收盤報2.4302%。30年期國債更是“香餑餑”,其收益率2月23日收報2.5809%,較2月9日收盤的2.6505%大幅下行。
不僅現券價格走高,國債期貨價格亦大漲。Wind數據顯示,2月23日,3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L2406)盤中最高升至106.02,創上市以來新高;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2406)盤中最高漲至103.955,亦創上市以來新高。
對此,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有以下原因:一是春節前降準落地而節后現金回流,市場流動性較為寬松;二是2月份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非對稱調降,5年期以上LPR下調25個基點,市場對于后續商業銀行進一步降低存款利率的預期較強;三是《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對寬貨幣取向的表述仍然積極,市場預期后續貨幣政策或繼續加力。
“上周債市表現延續強勢的背后是春節后資金面有所改善,市場降息預期升溫以及機構配債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共同影響。”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機構向久期要收益的行為驅動下,近期超長債表現尤其不俗。
兩位分析人士給出了基本一致的觀點。具體來看,在流動性方面,根據中國貨幣網數據統計,2月18日至2月23日,DR007(銀行間市場存款類機構7天期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均值為1.82%,較春節假期前一周(2月5日至2月9日)DR007的均值1.91%下行9個基點。
而從LPR調降對債市影響來看,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鐘林楠分析,從邏輯上講,5年期以上LPR下調后,銀行高息資產的供給進一步下降,債券相對貸款的收益性價比會上升,有利于利率曲線的下移;但如果LPR超預期下調與其他政策疊加推動了實體融資需求修復,可能會推升利率曲線。從2月份LPR報價出來后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下行來看,債券市場率先定價的是前者,后者的邏輯兌現需要時間傳遞。
國債期貨的上漲恰恰反映出市場對于貨幣政策走向的預期。明明表示,市場對于今年央行維持當前貨幣政策取向,后續存款降息、MLF(中期借貸便利)降息等價格端工具繼續發力的預期較強。
明明預計,當前長債利率已下行至歷史低位,但市場情緒可能較為敏感,容易受到政策預期與外部因素的干擾,10年期國債收益率或在2.4%附近波動為主。
馮琳認為,債市仍然處在牛市環境中,預計短期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以震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