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將不斷開創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局面
- 2023年06月09日 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未來我們將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立足中國、擁抱世界、攜手共進,不斷開創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貢獻。”龔正稱。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高度提出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6月8日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2023)上表示,將努力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成為金融與科技融合創新的引領者。
“要堅守金融本源,服務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力推動金融更好地服務全過程創新,服務產業體系升級發展,服務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論壇共同輪值主席龔正在主旨演講中表示。
積極穩妥深化金融領域改革開放
龔正表示,上海已經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正在奮力向更高發展水平邁進。
陳吉寧表示,將圍繞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加快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金融市場體系、機構體系、基礎設施體系、產品體系,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努力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積極穩妥深化金融領域改革開放,持續營造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金融發展生態,努力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成為金融與科技融合創新的引領者、服務綠色低碳轉型的示范樣板、金融風險管理與壓力測試的試驗區。
“未來我們將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立足中國、擁抱世界、攜手共進,不斷開創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貢獻。”龔正稱。
多項政策促進科創企業發展
如今上海已成為科創企業的成長搖籃、發展沃土。上海機器人密度260臺/萬人,是國際平均水平兩倍多;26個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鏈接全國120多萬家企業、822萬臺設備,推動一批“5G+AI+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
今年以來,上海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促進科創企業發展。例如,近期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本市進一步放權松綁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的若干意見》指出,擴大高校院所科研活動自主權,激發企業科技創新的活力和動力,促進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優化完善科研管理。金融與科技“水乳交融”的時代已經到來。上海國際貿易學會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黃建忠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現代經濟中,金融和科技幾乎可以說是孿生兄弟。科技是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孵化器,《若干意見》的出臺呼應了數字經濟時代市場的客觀需要。
在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龔正指出,要瞄準世界一流,持續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著力擴大高水平金融制度型開放,推動高效率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集聚高能級金融機構。要堅守金融本源,服務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力推動金融更好地服務全過程創新,服務產業體系升級發展,服務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要優化營商環境,努力營造與國際接軌的優良金融生態,持續強化金融科技賦能、金融法治建設、金融人才服務。同時,守牢金融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