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當前位置:北方企業新聞網> 產業經濟>> 教育>正文內容
  • 中國職教“出海”為世界培養技能人才
  • 2024年11月21日 來源:參考消息

提要:在西非西岸,幾內亞力拓西芒杜鐵路支線項目正處于緊張的建設階段。這一項目作為中幾友好合作以及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建成后將成為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文/本報記者 邵香云 白佳麗 張建新

在西非西岸,幾內亞力拓西芒杜鐵路支線項目正處于緊張的建設階段。這一項目作為中幾友好合作以及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建成后將成為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與此同時,渤海灣畔,40名來自幾內亞的學員正在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接受培訓。他們希望通過三個月的集中學習,掌握鐵路施工的關鍵技術,未來成為西芒杜鐵路建設的中堅力量。

“我們正在全力以赴地鉆研中國鐵路建設的先進技術,希望將這些實用技術帶回祖國,助力我們國家的鐵路建設。”幾內亞學員杜和滿懷憧憬地說道。

近年來,中國職業教育持續拓展國際“朋友圈”,為世界經濟發展和技能人才培養貢獻中國智慧。11月20日至22日,由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在天津舉行。本次大會有600多位外賓參會,其中部長級外賓有40多位,彰顯中國在世界職業教育領域的感召力、動員力。

搭建世界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提供國際教育公共產品,共享中國的職教標準和方案……如今,中國職業教育與世界“雙向奔赴”,用創新賦能未來,用技能塑造人生。

“人人皆可成才”漸成現實

作為天津職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2022級學生,周學薈有著多重“身份”。她是天津市學生聯合會的骨干,是“恰如其分創新創業項目”的負責人,也是一家小微企業的創始人。

高考結束后,周學薈依據自己的分數,主動選擇報考職業院校。“我堅信,只要掌握一門精湛的技術,就能找到好工作,擁有光明的前途。”周學薈說。

入學后,在完成學業之余,她積極投身學校的創新創業項目,在老師的指導下,深入鉆研化工領域分離純化裝備市場的技術研究。有了扎實的“硬核技術”作支撐,她和同學們開始踏上創業之路。

在中國,職業教育培養出的人才不再“低人一等”,“人人皆可成才”正逐漸成為現實。

天津作為中國職業教育的“高地”與“標桿”,近年來不斷探索職教發展的“天津模式”,先后被教育部確立為首個“國家職教改革試驗區”、全國唯一的“國家職教改革創新示范區”和“國家現代職教改革創新示范區”。

要實現好就業、就好業,培養人才的方向就必須與產業需求相匹配。天津職業院校在招生規劃、專業設置、培養方案等方面,都在盡可能地與當地的人才“缺口”相對接。

天津市教育委員會職業教育處處長李力說,為了服務天津“1+3+4”產業體系,天津職業教育打造了生物醫藥、信創兩個國家級產教聯合體,重點建設集成電路、汽車裝備、數字經濟等八個市域產教聯合體,并與長江三峽集團、京東集團、西門子等龍頭企業共建新能源、智能供應鏈、高端裝備等三個產教融合共同體,為天津市現代工業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天津技能人才實訓實踐的“深度”正不斷拓展。2024年初,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首批學生進駐智能制造學院,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沉浸式實訓。合作企業之一的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將其在濾波器制造、數控機床、機器人及工業軟件方面積累多年的自主可控技術和開源創新孵化平臺毫無保留地分享出來,13名一線工程師運用自身豐富的產業實踐經驗指導實訓。

“技能塑造人生”的故事在天津愈發多元。2008年創設并成功舉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直延續至今,許多當年的“大獎”獲得者如今已成為公司技術骨干,甚至成長為大國工匠。2022年,天津成功舉辦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為職業教育發展搭建了全新的平臺。

職教人才發展不再“設限”,是天津職業教育另一個努力的方向。天津不僅擁有培養職教師資的“搖籃”——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以及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國內第一所應用技術大學——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等一批本科院校,為職業教育持續輸送優質資源,近年來天津還不斷推進職普教育的縱向貫通。

目前,天津在五所中職學校試點開展綜合高中改革,滿足學生多樣化的成才需求。學生的成才通道進一步拓寬,職業教育的“天花板”被打破,中、高、本深造的暢通之路成為職教學子們的重要選擇之一。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布局和天津‘一基地三區’定位,天津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不斷提升產教供需契合度、人才培養精準度、服務發展貢獻度。職業教育,已經成為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優質技能人才的‘蓄水池’。”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羅延安說。

魯班工坊成職教“金名片”

20歲的泰國學生萬新春來中國學習剛滿一年,便已深深愛上了這里。

“學習很有趣,設備很齊全,老師喜歡笑。”他用中文說道。萬新春來自泰國大城技術學院。2016年,全球首家由中國創辦的魯班工坊在這所學院落成。通過這一重要平臺,萬新春對中國職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慕名到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留學。

“在魯班工坊,我不僅見識到了中國先進的技能實訓設備,還鐘情于這種技術與理論并重的教學模式,所以才來中國學習。”萬新春說。在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萬新春攻讀的是學校的“王牌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畢業后,他能獲得中泰兩所職業院校的畢業證書,這為他未來的就業增添了更多機會。

尚未畢業的萬新春,已經開始為自己的未來謀劃。“我還在糾結,畢業后是在中國繼續深造,還是回泰國的中資企業就業。我喜愛中國的技能教育,但中資企業的發展前景和薪資也極具吸引力。”

作為萬新春的同學,那迪亞更注重在技能學習過程中掌握中文專業詞匯。“我回國后想要成為一名專業技術領域的翻譯,收入應該不錯。”

萬新春的老師黃可瑩也是一名泰國人。11年前。她通過申請中國政府獎學金來到天津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便留在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任教。

“我在中國實現了‘雙豐收’。”黃可瑩說,她不僅在中國擁有理想的工作,還收獲了愛情,與一位中國職教老師喜結連理。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花玉香拿到的最新統計數據,呈現出一所中國職業院校的國際化發展之路。

2016年,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與泰國大城技術學院共同創辦魯班工坊,并先后與泰國50多所學校達成合作。泰國魯班工坊共培養本土學生1800余人,招收來華留學生390余人。而且,泰國魯班工坊還輻射東盟國家,累計交流培訓學生23500余人次、教師700余人次。

25歲的埃塞俄比亞小伙漢諾克,有著不同的故事。在持續了11個多小時的比賽中,他一會兒比照圖紙剪裁管線,一會兒又在人字梯上爬上爬下。漢諾克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次參加國際技能大賽,就取得了非洲地區所有選手中的最好成績。

在埃塞俄比亞一所職業院校當老師的漢諾克,今年報名參加在中國重慶舉行的“一帶一路”世界技能大賽。賽前,他接受了埃塞俄比亞魯班工坊中方負責人江絳的培訓,學習操作智能化設備等,并隨江絳來到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進行最后的“熱身”。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與埃塞俄比亞聯邦職業技術培訓學院共建的魯班工坊,被非盟總部確立為面向整個非洲國家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訓中心,并為東非國家培養高水平職教師資和提供技能鑒定。

作為埃方魯班工坊中方聯絡人,江絳由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派出,已在海外堅守10余年,教出1500多名他國的“工匠之師”。《埃塞先驅報》報道說,此前,埃塞俄比亞缺少相關領域的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魯班工坊與當地合作彌補了這一短板。

魯班工坊目前已經成為中國職業教育“出海”的“金名片”。

據介紹,歷經八年發展,魯班工坊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培養了熟悉中國技術、了解中國工藝、認知中國產品的技術技能人才,有效服務國家外交大局,促進中外民心相通,提升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李力說,2016年至今,天津已累計在亞非歐23個國家建成24個魯班工坊。堅持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并進,累計開展學歷教育2.2萬人,實施職業培訓3.5萬人,覆蓋中職、高職、本科、碩士層次,越來越多的人從魯班工坊學到了安身立命的技能。這些從魯班工坊走出的各國青年,就業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設立魯班工坊的海外合作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顯著提升。”

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委主任荊洪陽表示:“未來,天津將從推進魯班工坊建設、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多方面發力,進一步為建設教育強國、打造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貢獻天津職教力量。”

“授人以漁”貢獻中國智慧

與職教人才培養同步“出海”的,還有中國的企業。目前,魯班工坊與120余家中資企業合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出海提供本土化人力資源支撐,吉布提、泰國魯班工坊為亞吉鐵路、中泰鐵路建設培養人才;南非、肯尼亞、俄羅斯魯班工坊培養了ICT專業技能人才,對接中國企業海外本土化用人需求;塔吉克斯坦魯班工坊與10余家在塔中企組建產教協同育人聯盟,持續為中企海外發展輸送人才……

“中國職業教育正在成為一扇中外合作的窗口,為世界技能人才的培養作出貢獻。”長期參與魯班工坊建設的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校長鄭清春說。

只有真正了解世界發展對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才能制定出更為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天津市魯班工坊研究與推廣中心副主任楊延說,魯班工坊品牌的打造,就秉持著這樣的理念。魯班工坊始終堅持“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既為當地培訓了一批海外專業師資,同時也開發了“金課程、金教材”,打造了智能制造、鐵路交通、中醫中藥等100余門國際化專業課程,出版145部雙語教材,開發420本實訓手冊和活頁教材。

“這樣的探索也得到許多外國師生的認可。”楊延說,目前,魯班工坊累計共建的14大類60個專業,全部進入合作國的國民教育體系,其中泰國、柬埔寨、吉布提、肯尼亞、烏干達等項目的16個國際化專業標準獲得合作國政府認證。

近年來,中國職業教育的世界認可度不斷提升。來自天津外國語大學的俄羅斯外教伊琳娜·安德烈耶娃認為,中國的職業教育融匯了東方古老智慧與工匠精神,吸引力、影響力正不斷增強。中國的職教項目在很多國家開展了境外辦學項目,包括魯班工坊、職業教育培訓等,受到當地民眾歡迎。

“我非常看好國家間開展職業教育合作的前景,不同國家可以發揮各自優勢、推動資源共享,將優質資源吸收和轉化,助力職業教育全球化發展。”伊琳娜·安德烈耶娃說。

一項項實際舉措,讓中外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合作交流走向更深層次。為加強世界各國職業教育的互鑒互融互通,2022年舉辦的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上,有關各方就發出了成立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聯盟的倡議。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處副秘書長安延表示,經過兩年的努力,聯盟籌建工作已經順利完成。來自全球五大洲43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職業技術院校、行業企業以及教育組織等89個機構,將作為首批成員加入聯盟。在本次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期間,聯盟將舉行第一次聯盟全體成員大會,通過聯盟章程,產生第一屆理事會。

“世界職業教育需要更多這樣的合作。”東盟工程與科技院院長、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校長尤芳達說,分享惠及全球的智慧與經驗,共同推動全球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是中國正在做出的努力。

刊于《參考消息》2024年11月21日第8版




責任編輯:
相關新聞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新聞排行
国产欧美精品123区发布|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99热这里只有精品7| 牛牛本精品99久久精品|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久热爱精品视频线路一| 久久精品国产影库免费看|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久久精品99视频|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91人前露出精品国产|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动漫|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久久国产精品范冰啊|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品jvid在线观看| 精品日产a一卡2卡三卡4卡乱|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 人妻少妇精品系列|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99er热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