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天山擬易主中電農創 “摘星脫帽”是股份能否完成轉讓關鍵因素
- 2023年10月11日 來源:中國網
提要:*ST天山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實控人將由解直錕變更為無實控人,控股股東變更為中電農創。本次雙方簽署控制權轉讓框架協議,是為使公司獲得更好的發展。
10月9日晚間,*ST天山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湖州皓輝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州皓輝”)擬將所持公司的4071.84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3.01%)股份以總對價2.14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中電投新農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農創”)及/或其關聯方,并將持有公司的2849.3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9.1%)表決權委托給中電農創。
*ST天山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實控人將由解直錕變更為無實控人,控股股東變更為中電農創。本次雙方簽署控制權轉讓框架協議,是為使公司獲得更好的發展。
受此消息影響,10月10日,*ST天山盤中漲停,截至收盤報6.89元/股,漲幅為20.03%。
“此次股權轉讓對*ST天山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北京博星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首席投資顧問邢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機遇在于新任控股股東具有國資背景,對公司融資能力的提升以及投資者信心的提振有積極意義,有助于推動公司走出困境,提高市場競爭力。但挑戰也同樣存在,目前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持續下滑,顯示出公司治理結構有待完善。
有6年業績處于虧損
*ST天山是我國最大的牛品種改良產品及服務提供商之一。2012年,*ST天山登陸資本市場,此后受國內乳業持續低迷等因素影響,*ST天山在2015年迎來上市后首虧,隨后一年虧損持續擴大。2017年,*ST天山業績短暫提振,但因卷入大象廣告合同詐騙案導致2018年再次虧損。據統計,*ST天山上市11年來,有6年處于業績虧損狀態。
2021年8月底,中植系公司湖州皓輝通過司法拍賣,曲線競得*ST天山控制權。由此,*ST天山實控人變更為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解直錕。然而在取得公司控制權的當年12月份,解直錕卻因突發疾病逝世。
由于*ST天山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最近一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被先后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風險警示。
鑒于公司當前經營情況,*ST天山此前表示,公司受大象廣告合同詐騙案件影響,金融機構大幅抽貸,經營資金嚴重短缺,為大象廣告融資擔保被迫代償,更使公司雪上加霜,此案長達四年才見分曉,期間無法從金融機構獲得新的融資,不得不從控股股東借款維持經營。加之近幾年受限的其他因素,且肉牛養殖行業投資大、周期長,導致公司生產規模無法擴大,經營收入持續下降,虧損增加,流動性風險加劇,持續經營能力受到影響。然而,由于當前中植系已陷入債務糾紛之中,從控股股東借款維持經營的辦法顯然難以為繼。
“*ST天山此次控制權變更是在面臨退市壓力的背景下進行的,這有助于公司調整戰略,重振業績,擺脫退市風險。”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能否“摘星脫帽”成交易關鍵
公開信息顯示,中電農創第一大股東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36%,第二大股東新農創(北京)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持股34%,均未達到50%,因此中電農創無實際控制人。
而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和新農創(北京)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均有國資背景。值得關注的是,中電農創成立于2021年,此前多集中在新能源領域進行投資,收購*ST天山股權顯然是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領域。
根據控制權轉讓框架協議,本次股權交易價款分三次付款,其中最后30%股權轉讓價款需要在*ST天山被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后5個工作日內劃款。若*ST天山未能撤銷退市風險警示,湖州皓輝應配合中電農創在前述情形確認后5個工作日內將共管賬戶內的股權轉讓價款退還至受讓方指定賬戶。截止2024年1月31日(含),因本協議約定的標的股份轉讓先決條件仍未能全部成就或由中電農創書面豁免,中電農創單方書面通知湖州皓輝解除本協議。
而根據*ST天山2023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0.47億元,同比增長63.14%,實現歸母凈利潤-0.13億元,同比下降9.37%。顯然,*ST天山撤銷退市風險警示仍有一定壓力。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ST天山,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按照相關規定,上市公司預計年度經營業績或者財務狀況實現扭虧為盈等情形,應當在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一個月內進行業績預告,屆時請關注公司相關公告。”
*ST天山控制權變更能否順利進行?《證券日報》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