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債將迎發行高峰 對資金面影響有限
- 2023年08月14日 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8月以來,地方債發行節奏有所加快,對流動性的影響引發市場關注。專家表示,8月至9月可能是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高峰,考慮到當前央行貨幣政策取向較為明確,資金面收緊壓力將整體可控。在呵護流動性合理充裕目標下,下半年降準依然可期。
8月以來,地方債發行節奏有所加快,對流動性的影響引發市場關注。專家表示,8月至9月可能是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高峰,考慮到當前央行貨幣政策取向較為明確,資金面收緊壓力將整體可控。在呵護流動性合理充裕目標下,下半年降準依然可期。
地方債發行提速
作為下半年財政發力重要抓手,8月起地方債有望迎來發行高峰。
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7月當月新增專項債發行1962.9億元。截至7月末,今年以來新增專項債發行進度為65.7%,顯著低于去年同期。進入8月,地方債發行有所提速。截至8月13日,8月以來地方債已發行5938.45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發行2490.38億元。
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專家預計,新增專項債有望在9月底前發行完畢。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表示,截至6月末,新增專項債券仍有15791億元的發行空間,預計三季度這部分額度將全部發完,成為下半年財政支出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
“隨著第三季度穩增長壓力增加,專項債加快發行成為財政政策的發力點之一。”興業研究分析師胡曉莉表示,預計三季度將成為地方債發行高峰,凈融資規模僅次于一季度。專項債方面,預計三季度新增專項債將基本發行完畢,發行高峰將在8月和9月。
資金面收緊壓力可控
專家認為,地方債加速發行可能會產生一定流動性缺口,考慮到央行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取向未變,資金面收緊的壓力將整體可控。
“據測算,8月可能存在2877億元左右的流動性缺口,資金面或存在一定波動。”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但綜合考慮一般存款、財政收支等流動性影響因素環比變化的季節性走勢,專項債加快發行對流動性缺口的影響可能會被抹平。
對于專項債集中發行是否會抬升資金利率,明明認為,從歷史上專項債集中發行階段的資金面走勢情況可以發現,專項債發行并不必然導致資金利率抬升。“資金利率的核心定價因素仍是流動性的供需相對變化,地方政府債發行和凈融資是流動性供需缺口的一環,但并不是決定性因素,同時在這種情況下央行也往往維持相對寬松的政策取向,因此,由專項債發行高峰引起的資金利率抬升并不顯著。”他表示。
面對政府債集中發行,央行可能會采取多種舉措,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在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看來,政府債供給放量與財政資金吞吐錯配,將消耗機構超儲規模,進而造成體系內資金面階段性收緊,但央行可通過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中期借貸便利(MLF)增量續做或適時降準補充機構中長期資金,緩解資金面轉緊壓力,下半年擇機啟動降準依然可期。
降準預期增強。胡曉莉表示,考慮到8月和9月MLF到期規模均為4000億元,較7月有所上升,且四季度MLF到期規模將進一步上升,今年以來再次降準有望在9月落地,幅度或在25個基點左右。
化解風險手段多
在地方債加快發行的同時,地方債風險再次被推到聚光燈下。
“當前地方債風險,主要有兩方面內容。”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說,一方面在于專項債,專項債規模不斷擴大,與之匹配的好項目有限,在項目包裝環節產生額外費用,經過包裝后的項目隱藏風險,不利于外界監督。另一方面,在于城投公司等主體形成的地方隱性債務。
在羅志恒看來,有效控制債務率要處理好幾對關系:一是存量和增量關系,確保存量債務逐步化解,嚴格控制增量;二是顯性債務和隱性債務關系,隱性債務要逐步顯性化,根據公共屬性強弱劃分為政府債務和企業債務,分別通過財政和市場化法治化方式解決;三是分子與分母的關系,必須提高債務資金使用效率。
近期,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政策信號密集釋放。專家認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地方債務風險總體可控。當前,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手段較多,債務置換、展期、重組等方式均是可選項,一攬子化債方案推出的時機逐步成熟,預計相關政策措施將加快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