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曠視付英波:通用大模型只有幾家可以做 垂類模型在中國大有可為
- 2023年08月15日 來源:中國企業家
提要:付英波表示,目前市面中的還主要是圍繞大語言模型。這是因為ChatGPT對大眾普及了相關概念,就如同2016年AlphaGo對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做了一次普及。在其看來,大模型未來發展一定會走向多模態,目前除了語言模型之外,圖像、視頻、語義、相關的多模態模型的發展是曠視著重投入和非常看好的方向,因為這可能會為實體產業的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突破。
8月13日,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的2023 (第二十三屆) 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在廣州南沙舉行。曠視合伙人兼總裁付英波出席“大模型重構商業范式”未來對話,與現場嘉賓和觀眾們分享了曠視的實踐經驗,以及他對大模型技術趨勢的理解。
付英波表示,目前市面中的還主要是圍繞大語言模型。這是因為ChatGPT對大眾普及了相關概念,就如同2016年AlphaGo對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做了一次普及。在其看來,大模型未來發展一定會走向多模態,目前除了語言模型之外,圖像、視頻、語義、相關的多模態模型的發展是曠視著重投入和非常看好的方向,因為這可能會為實體產業的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突破。
關于未來AI帶來的商業范式革命,付英波認為所有技術發展都會遵循 Gartner 曲線,經歷上升期和下探期。在付英波看來,大模型是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步:“往前邁了一大步,但大模型不等同于通用人工智能,我們距離通用人工智能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曠視科技是中國最早一批用深度學習方法開展人工智能產業化落地的前沿科技企業。大模型的出現是否會出現新的商業范式?對此付英波認為大模型本質上還是深度學習浪潮的延續,處在深度學習大技術周期當中,算法能力、數據質量、算力基礎依然是核心要素。其中能否在基礎模型上突破,人才密度很關鍵,能否在垂類行業中真正用起來,取決于應用場景內數據閉環和飛輪效應。“最后終局來看,通用大模型一定只有少數幾家可以做,但應用層面,不管是 AI in Digital 還是 AI in Physical, 垂類模型在中國大有可為,一定會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