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財政部17日公布,包括超長期特別國債在內,即將發行三筆國債。
專家表示,這表明國際機構高度認可中國經濟上半年整體表現以及在防范化解風險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不斷增強。
下階段,將更大力度激發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促進北京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貨運產品供給日益豐富。目前,連接內陸物流節點城市的多聯快車已覆蓋各省會城市,連接港口和內陸腹地城市的鐵海快線班列已覆蓋全國主要港口。
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多措并舉,不斷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體制機制,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振民營經濟預期信心,為…
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當前我國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觀察中國經濟發展情況不僅要看經濟增長之“量”,更要看轉型之“效”、發展之“質”。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上半年,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1.8個百分點;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3.3%,較一季度提升1.5個百分點,“壓艙石”作…
今年以來,博喜文多次同中國商務代表團交流,對中國企業的創新活力和積極進取印象深刻。“我觀察到,中國非常重視發展以科技為基礎的創新產業,這對于保持國家競爭力極為重要。”博喜文表示,…
“將數據要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可以系統地量化和反映數據在經濟活動中的貢獻,這不僅提升了經濟統計的精確性和全面性,也為經濟管理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數據支持。同時,科學的統計核算可以…
2022年,我國首部“多規合一”的國家級國土空間規劃——《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印發,地方各級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編制統籌推進。截至目前,除北京、上海城市總體規…
我國碳市場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上線,第一個履約周期共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5億噸;第二個履約周期共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257家,年覆蓋二氧化碳排…
報告稱,在服務消費持續復蘇、出口和工業活動增長強于預期的推動下,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5.3%,這超出了此前預期。
此次區分不同評價對象,分類構建評價指標,并明確績效管理結果應用于政策調整、預算掛鉤、報告通報、信息公開、績效考核、反饋整改、督辦獎懲、監督問責等,更好發揮績效評價的“指揮棒”作用。
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入,能源生產消費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34.3%,配套產品充電樁、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產量分別增長25.4%、16.5%。與此同時,清潔能源體系加快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