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彌合數字鴻溝需要加強全球協作
- 2024年01月22日 來源:法治日報
提要:當前全球互聯網發展已取得積極成果,但互聯網接入仍有不均衡問題,數字鴻溝依然存在。如何確保數字化成果惠及所有人,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國際電信聯盟(以下簡稱“國際電聯”)近期發布的《2023年事實和數字》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國際互聯網服務已覆蓋當前全球67%的人口,5G移動網絡服務覆蓋全球近40%的人口,當前全球互聯網發展已取得積極成果,但互聯網接入仍有不均衡問題,數字鴻溝依然存在。如何確保數字化成果惠及所有人,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數字鴻溝日益加深
國際電聯對互聯網數據使用情況的分析結果顯示,在歐洲、獨聯體國家和美洲地區,約90%的人口使用互聯網。在阿拉伯國家和亞太地區,約三分之二的人口使用互聯網,與全球平均水平持平。然而,非洲目前只有37%的人口使用互聯網。
與此同時,5G網絡的分布也不均衡,低收入國家幾乎沒有5G服務。對此不難看出,互聯網的使用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
對于許多低收入國家來說,3G通常是連接互聯網的唯一途徑。然而,3G還不足以讓人們充分享受數字技術帶來的便利,如遠程醫療診斷和在線學習等功能,并未包括在內。4G服務仍是有效的連接途徑,但在低收入國家,它只能覆蓋39%的人口。
在全球范圍內,2022年每個固定寬帶簽約用戶的月平均數據使用量為257GB,而每個移動寬帶用戶的月平均數據使用量為11GB。低收入國家的固定寬帶月平均流量僅為161GB,移動寬帶流量僅為1GB。
國際電聯的分析表明,在低收入國家,不僅上網人數少,而且聯網用戶使用的數據也較少,這意味著他們并沒有充分發揮連接的潛力,也沒有享受到數字化轉型的好處。
國際電聯電信發展局主任科斯馬斯·勒克森·扎瓦扎瓦指出,“我們有理由保持樂觀,但增長并不均衡,有關5G網絡覆蓋和互聯網流量的新指標凸顯了持續存在的差距,從而加深了數字鴻溝。”對此,他呼吁各國進一步采取措施推動互聯網接入、促進數字技術發展,為建設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未來奠定基礎。
推動數字技術應用
隨著互聯網在價值創造和創新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最不發達國家有可能更加落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23年的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主題活動中表示,“我們必須大力改善無障礙環境,增強包容性,消除數字鴻溝;我們必須支持開源軟件(指其源代碼是公開可查看、使用、修改和分發的軟件)、開放數據和開放內容等數字公共產品的創造。”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集團敦促各國推動數字應用與發展,促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聯通性,努力塑造一個技術先進且對社會和環境負責的未來。數據表明,2019年至2022年間,東南亞互聯網用戶數增加了1億人,整體互聯網滲透率升至76%。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首席數字官羅伯特·奧普認為,數字技術可用于對沖多重風險、應對挑戰,可以成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加速器”。例如,津巴布韋推出的一套“普惠數字系統”,借助數字化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為農民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務,如今這個助農項目已推廣并覆蓋非洲上億農民,極大促進了非洲地區農業借貸難題的解決。
《2023年事實與數據》報告還提出,智能手機是最常見的互聯網入口。中國手機在非洲市場占有率排名常年保持前列。某品牌通過大力發展移動互聯業務,包括新聞聚合應用、綜合內容分發應用、音樂流媒體等,給當地用戶帶來便利,大大豐富了民眾的精神生活。
實現均衡普惠發展
聯合國去年發布的一份政策簡報稱,數字技術應用對于產業鏈價值的支撐作用更加凸顯。各國亟待加強協作,采取更多措施推動數字技術應用,讓數字紅利惠及更多民眾。
國際電信聯盟原秘書長趙厚麟指出,報告發出明確信息,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前全球最緊迫和最關鍵的問題之一。“不改善數字基礎設施,彌合數字鴻溝就是一句空話。”中歐數字協會主任克勞迪婭·韋諾蒂表示,由于個人能否獲取在線資源直接影響到包括就業、教育、社交、文化活動在內的社會參與,數字鴻溝正在加劇社會不平等,導致更加嚴重的貧富差距,如果不遏制這一趨勢,將阻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全面實現。
目前,眾多國家積極出臺數字發展計劃,持續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以有效彌合數字鴻溝。比如,巴西政府推出“巴西無線網”“數字城市”等計劃,投入大量資源以提升寬帶用戶的網速與普及水平;馬來西亞2022年發布數字發展計劃,通過開發數字設施、強化數字技能等措施,力爭在2025年創造50萬個數字經濟就業機會;印度尼西亞發布“2021—2024年印度尼西亞數字路線圖”,助力旅游、貿易、金融等領域數字化發展,以實現數字經濟的包容性發展。
2023年11月中國國家領導人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時指出“加速數字化轉型,縮小數字鴻溝,加快落實《亞太經合組織互聯網和數字經濟路線圖》,支持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新技術應用,不斷塑造亞太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中國倡議和行動對加快全球數字化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17年5月,中國國家領導人提出連接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以來,“數字絲綢之路”在服務共建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貿易創新發展、促進科技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截至2022年底,中國已與17個國家簽署“數字絲綢之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與30個國家簽署電子商務合作諒解備忘錄,與周邊國家合作構建起130套跨境陸纜系統。
中國有意愿也有能力為加強全球協作、彌合數字鴻溝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