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當前位置:北方企業新聞網> 證券?股市>正文內容
  • 5000+公司年報“拼”出中國經濟新未來
  • 2024年04月30日 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今年一季度,4457家可比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26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其中,1728家可比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速超過10%,占可比上市公司總數的38.77%。上市公司鉚足干勁、乘勢而上,合力交出不愧于國民經濟“頂梁柱”的成績單,穩中向好信號愈加明朗。

初夏,還殘留著春的氣息,又透出夏的熱情。一如5000多份上市公司2023年年報“拼”出的新經濟活力。

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29日18時,2023年,2806家可比上市公司(不包括金融類公司,下同)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占可比上市公司總數的58.43%;3737家可比上市公司營業收入較2019年實現增長,占比77.89%。今年一季度,4457家可比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26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其中,1728家可比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速超過10%,占可比上市公司總數的38.77%。上市公司鉚足干勁、乘勢而上,合力交出不愧于國民經濟“頂梁柱”的成績單,穩中向好信號愈加明朗。

雖然年報披露具有滯后性,但企業質地變化并非一朝一夕,一些生產要素的投入往往在未來兌現。把脈部分具有“先行”特點的財務指標走向,可以洞察企業增長潛力。企業“錢袋子”鼓起來既是對過往投入的嘉獎,也是加大投入的底氣。

2023年,4384家可比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合計1.66萬億元,同比增長9.21%,較2019年增長88.64%。其中,2833家公司在2023年增加研發投入,占比64.21%;3674家公司研發投入較2019年實現增長,占比83.80%。今年一季度,4209家可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合計2372.46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1892家公司研發費用增長超過10%。苦練內功強本領、蓄力揚帆正當時,上市公司加速鍛造新質生產力,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向新向智向未來的勢能澎湃。

2023年底,3634家可比上市公司在建工程余額累計3.81萬億元,較期初增長6.72%,較2019年底增長34.15%。其中,2030家公司在建工程余額較2022年底實現增長,占比61.78%;2283家公司在建工程余額較2019年底實現增長,占比69.58%。今年一季度末,3859家可比上市公司在建工程余額合計3.18萬億元,較期初增長6%。搶機遇、添動能,上市公司或新建項目,或技術改造,產能釋放壯大發展根基可期。

2023年,4789家可比上市公司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總額達4.60萬億元,同比增長7.98%,較2019年增長40.24%。其中,2451家公司該指標較2022年實現增長,占比51.18%;3165家公司該指標較2019年實現增長,占比66.09%。今年一季度末,4417家可比上市公司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總額達7652.14億元,同比增長1.69%。向未來要發展、向資產要效益,上市公司整體保持較高投資活躍度。

進一步拆解財務指標發現,量增只是一面,質變徐徐展開,產業轉型升級已駛入“快車道”。

——研發先行,緊抓“新基建”機遇。以通信服務和通信設備為例,2023年該領域117家可比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合計1204.66億元,同比增長24.10%,較2019年增長154.23%;今年一季度該領域112家可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合計187.12億元,同比增長7.55%。三大電信運營商今年資本開支計劃合計3340億元,將重點投向“算網數智”領域。

——決勝未來,搭乘“硬科技”東風。2023年,1702家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可比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87萬億元,同比增長5.18%,較2019年增長92.49%。其中,1117家該領域的可比上市公司2023年底在建工程余額合計4909.61億元,較期初增長16.38%,較2019年底增長153.31%。今年一季度,1653家該領域可比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7萬億元,同比增長4.90%。新能源汽車產業一馬當先,截至2023年底,83家該領域可比上市公司員工總數達28.74萬人,較2019年增長104.42%。生成式人工智能、腦機接口、量子科技、空間計算等一批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正在創造新產業新業態。

——筑牢根基,競逐“價值鏈”高地。以集成電路產業為例,中芯國際、北方華創、海光信息、龍芯中科、華大九天、滬硅產業等細分龍頭企業在研發端和資產端同時發力,聚力提升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加速向全球頂尖技術水平靠攏。2023年,140家可比半導體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合計600.30億元,同比增長11.95%;105家可比半導體上市公司在建工程期末總額為1461.26億元,較期初增長38.68%。今年一季度,130家可比半導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合計116.05億元,同比增長16.74%。

一家家上市公司好比一根根“毛細血管”,持續為中國“經濟巨人”提供能量。而肌體的“新陳代謝”,預示著經濟新舊動能的轉換,以迸發更大能量。上市公司財務指標的變化,正是我國經濟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的縮影。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和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6%和7.5%,分別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5和1.4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0.8%和12.7%,分別高于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6.3和8.2個百分點。

眺望遠方,從鋼筋水泥到芯片電池,從可持續發展到綠色發展,從人口紅利到工程師紅利……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已經錨定,前景被看好。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出爐后,德銀、高盛、瑞銀等多家外資機構上調了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多家研究機構近日表示,在強勁的經濟轉型推動下,我國制造業和基礎設施投資加速。設備改造升級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等新政策新舉措落地,將有助于增加投資和消費需求。以綠色經濟為例,相關機構預測,未來30年,我國全面綠色低碳轉型需要投資487萬億元,涵蓋節能降碳產業、環境保護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產業、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產業、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產業及綠色服務產業。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上市公司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唯有勇毅前行,才能拼出好未來。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新聞排行
五月天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久久最新精品国产| 91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香港黄页精品视频在线|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精品影片在线观看的网站|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2021国内久久精品| 国内精品自线在拍2020不卡|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2020盗摄|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系列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第| 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国产精品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视频香蕉| 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米奇777四色精品人人爽|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