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位處加速布局 逾千億資金掃貨A股ETF
- 2024年01月17日 來源:中國網
提要:從資金流入的方向來看,有2只ETF“吸金”超過百億元,分別是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和易方達滬深300ETF發起式。按照區間成交均價計算,上述2只ETF在此期間分別獲得135.6億元和120.7億元資金凈流入。
上證指數3000點下方,資金正借道股票ETF加速布局。據統計,截至今年1月15日,去年12月5日以來股票ETF份額增加716億份。按照區間成交價計算,在此期間逾千億資金通過ETF流入A股市場。具體來看,以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為代表的寬基ETF成為資金抄底的主要標的。此外,多只科創板和半導體ETF的份額也大幅增長。
展望2024年,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伴隨經濟穩步復蘇、上市公司盈利改善以及利率下行,A股核心資產的估值有望得到修復,因此資金借道ETF低位布局的意愿持續增長。與此同時,在AI引領的新一輪科技浪潮下,科技成長領域也將孕育更多投資機遇。
寬基ETF成資金“掃貨”主要標的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15日,去年12月5日以來股票ETF份額增加716億份。
從資金流入的方向來看,有2只ETF“吸金”超過百億元,分別是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和易方達滬深300ETF發起式。按照區間成交均價計算,上述2只ETF在此期間分別獲得135.6億元和120.7億元資金凈流入。此外,嘉實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和華夏滬深300ETF分別獲得94億元、92.9億元和67.9億元資金凈流入。
業內人士認為,以滬深300ETF、上證50ETF為代表的寬基ETF正成為抄底資金的一致選擇。摩根士丹利基金在2024年度A股投資策略報告中表示,從股債性價比角度來看,回顧過去5年,股債比達到2倍后市場見底的概率極高。目前滬深300指數估值再次回到歷史低位。在經濟穩步復蘇、上市公司盈利改善以及利率下行的背景下,A股市場有望迎來轉機,核心資產的估值將得到修復。
逢低布局A股優質資產
“ETF是2023年比較重要的增量資金投向,在市場震蕩加劇后,投資者借助ETF產品低位布局A股資產的意愿持續增長。”摩根士丹利基金稱。
滬上某外資機構的市場人士認為,經過3年的回調,當下在基本面穩步復蘇以及上市公司盈利向上的利好因素驅動之下,中國的核心資產將迎來新一輪的投資機遇。
高盛、瑞銀等外資投行近日表示,當前A股處于歷史底部區域,負面因素已被市場較為充分地定價,建議增配A股資產。另外,彭博數據顯示,iShare中國大盤股ETF的看漲期權持倉量近幾周大幅上升,也指向看多A股的外資力量在集聚。從ETF流入的數據來看,已有資金開始逢低布局A股優質資產。
科創板和半導體ETF持續“吸金”
除了寬基ETF,科創板ETF也成為資金抄底的目標之一。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15日,去年12月5日以來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份額增加54.6億份。按照0.88元區間成交均價計算,該ETF在此期間獲得47.8億元資金凈流入。鵬華上證科創板100ETF、博時上證科創板100ETF、廣發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份額均增加了20億份以上。按照區間成交均價計算,這3只ETF在此期間分別“吸金”25億元、23.13億元、13.6億元。
從細分領域來看,多只半導體ETF也獲得資金青睞。截至今年1月15日,去年12月5日以來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鵬華國證半導體芯片ETF份額均增加了10億份以上。
在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看來,半導體產業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進入下行周期,最差的時候已經過去,在下游復蘇以及AI等新興應用領域需求的拉動下,全球半導體產業有望迎來新的成長周期。
“成長風格股票當前的估值較低,在產業升級、國際環境變化以及AI引領的新一輪科技浪潮下,這一領域或將孕育更多投資機遇。具體到行業方向,將重點關注消費電子和半導體、AI大模型產業鏈等投資主線。”景順長城基金經理農冰立稱。
匯豐晉信基金表示,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在重構,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將具備更大的長期發展空間。展望未來,其重點看好三大細分方向,其中的一個方向是產業趨勢和產業政策共振的科技板塊,包括電子、AI硬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