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億受讓宜安科技7.33%股權株洲國投鞏固控制權
- 2019年09月03日 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9月2日晚間,宜安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株洲國投與宜安實業(宜安科技原控股股東)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受讓后者所持宜安科技3375萬股(7.33%)。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東仍為株洲國投,持股27.97%。
9月2日晚間,宜安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株洲國投與宜安實業(宜安科技原控股股東)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受讓后者所持宜安科技3375萬股(7.33%)。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東仍為株洲國投,持股27.97%。
入主“三步走”
本次雙方股權轉讓的價格為14.4元/股,轉讓總價款為4.86億元。股權轉讓完成后,株洲國投將持有宜安科技27.97%的股份,而宜安實業的持股比例將下降為22%。
記者注意到,株洲國投從入股宜安科技到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兼第一大股東,分為了“三步走”來完成。
最初是在2018年2月,株洲國投以公開認購定向增發股票的方式首次進入宜安科技股東行列。當時株洲國投以8.6元/股的價格包攬5000萬股增發股票,耗資4.3億元獲得宜安科技第二大股東地位。
到了2018年4月,宜安科技公布了控股股東正在籌劃股權轉讓及投票權委托事項。宜安實業擬將不超過4500萬股公司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9.78%)轉讓給株洲國投,同時另將不超過3500萬股股份所涉及的表決權、提案權等委托給株洲國投行使。
此后在2018年9月,交易雙方對轉讓價格進行了調整,最終確定為以6.44元/股的價格轉讓4500萬股,交易總價為2.9億元。此外,宜安實業將3375萬股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株洲國投。
通過此次交易,宜安實業所持有的宜安科技股份數量下降為1.35億股,持股比例為29.33%,其中擁有表決權的比例為22%;而株洲國投則持有公司20.64%的股份,擁有27.97%的表決權。
如今,雙方的交易到達了“第三步”,由株洲國投受讓宜安實業所持有的7.33%股權。雖然受讓完成后株洲國投擁有的表決權并沒有變化,但在持股地位上則名正言順地成為宜安科技第一大股東,控股股東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公開資料顯示,株洲國投是株洲市國資委100%全資控股企業,截至2018年底,株洲國投出資企業81家,全資子公司10家,除了宜安科技之外,還控股千金藥業、天橋起重兩家上市公司,投資涉及工業、農業、金融、地產、旅游、園區等領域。2018年,株洲國投實現合并營業收入80億元、利潤6億元。
醫用鎂骨釘項目受捧
值得注意的是,株洲國投連續三輪受讓宜安科技股份的單價各不相同。首次參與定增認購時的受讓價格為8.60元/股,第二次受讓價格為6.44元/股,而最新的一次受讓價格則“猛增”至14.40元/股。
事實上,這一價格的變化也與宜安科技在二級市場上的股價變動息息相關。2018年年初,公司股價尚在9元/股以上,但此后跟隨A股市場整體大幅下跌,于2018年10月創下5.40元/股的低點。但2019年以來,公司股價出現大幅上漲,2019年年初至今累計上漲幅度超過130%。
公司今年的這輪上漲行情,除了A股市場大環境有所回暖之外,與宜安科技在醫用鎂骨釘項目上的進展也有著很大關聯。
2019年7月,宜安科技公告稱,公司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項目取得重大突破,于7月12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批件,成為國內首款獲準臨床的生物可降解金屬螺釘。公司在取得上述臨床試驗批件后,即開展臨床試驗,完成后就申請產品注冊,并上市銷售。
公告披露后,宜安科技出現加速上漲,一個多月內漲幅一度接近70%。公司也持續迎來多批機構投資者調研。
據宜安科技方面介紹,此次獲批臨床的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是一種用于人體非承重部位骨塊固定的植入式醫療器械,未來可替代傳統用在非受力部分的不銹鋼釘和鈦釘等醫療器械產品。
隨著臨床批件的取得,公司預計將進行9-15個月左右的臨床試驗,完成后將申請產品注冊,預計2020年后可實現上市銷售。專家預測,國內骨科對骨釘的需求有超過100億的市場空間。
此外,公司在液態金屬業務上也逐步取得進展。公司2019年半年報披露,上半年公司液態金屬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4.15%,公司與特斯拉、小米、華為、OPPO、藍思科技、ABB等國內外知名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