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湖穩健底色不改:在手現金近千億 “三道紅線”堅守綠檔
- 2021年08月26日 來源:中國網財經
提要:在房地產市場日益趨緊的資金環境中,龍湖集團時刻保持審慎財務管理,債務結構進一步優化。
去年以來,“房住不炒”主基調未變。但“三道紅線”新規疊加金融機構房貸集中度管理,再到住宅供地“兩集中”的落地,都意味著房企融資環境正在全線收緊。
業內人士指出,上述種種政策的出臺,有助于抑制房企激進擴張,防止債務風險積累。在這一過程中,財務杠桿過高、回款能力較差的房企可能面臨挑戰;而優質資源將繼續向那些經營穩健出色、償債能力突出的企業積聚,比如龍湖集團。
在手現金近千億,房地產回款率超90%
政策高壓下,現金流成為房企生存的關鍵詞。穩健派“種子選手”龍湖集團,由于長期堅持財務自律,現金流始終充沛,為其抵抗周期風險奠定了基礎。
龍湖集團剛剛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2021上半年公司地產開發業務銷售金額為1426.3億元,同比增長28.4%,銷售回款率超過90%,連續多年維持行業高位;商業、物業管理等經營性收入為87.8億元,同比增長49.1%。受益于此,龍湖集團盈利能力顯著提高,上半年營業收入為606.2億元,同比增長18.5%;歸屬于股東的核心凈利潤61.8億元,同比增長17.1%。
截至期末,龍湖集團現金及銀行存款合計994.7億元,同比增長28%,為資金調配、精準判斷提供了充足的空間。
“三道紅線”指標進一步優化,融資成本創新低
在房地產市場日益趨緊的資金環境中,龍湖集團時刻保持審慎財務管理,債務結構進一步優化。
作為“三道紅線”監管新規出臺后第一批達標的房企,龍湖集團堅守綠檔陣營,且在個別指標上持續優化。截至2021年6月末,龍湖集團的凈負債率為46.0%,與2020年底相比下降0.5個百分點,創出近6年新低;現金短債比達到5.48倍,而2020年底的這一數據為4.24倍;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8.3%。在過去五年,龍湖集團均位于“三道紅線”綠檔水平。
穩定的財務策略與持續的現金流,讓龍湖集團在資本市場上獲得了機構的認可。惠譽、穆迪、標普均分別保持BBB正面、Baa2穩定、BBB穩定的全投資級評級。截至2021年6月底,龍湖集團是唯一獲得境內外全投資級評級的民營房企。
反觀整個房地產行業,多家房企遭到“三大國際評級機構”評級下調或展望調至負面。中誠信國際甚至將整個房地產行業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原因是在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影響下,房貸發放受限,房企回款必然受到影響。加之“集中供地”政策或將使得房地產企業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且對其資金調配及運營能力提出更大挑戰。疊加房企融資受限,或將導致債務集中到期壓力較大的房企出現現金流緊張的可能。自2020年以來,僅50強房地產企業中,已有多家曝出債券違約。
國際資本市場形象的提升,使得龍湖集團的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截至上半年末,龍湖集團平均融資成本為4.21%,再創歷史新低。目前,龍湖集團一年內到期債務占總債務的比例為9.5%,債務結構進一步優化。
謹慎拿地,升級組織架構提高人均效能
“不差錢”的龍湖集團,在拿地方面始終執行“量入為出”的原則,按照負債率倒推,嚴格控制負債狀況,謹防負債超標。上半年,龍湖集團共獲取了53塊新地,權益地價為389億元,拿地簽約比為35%。龍湖集團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表示:“在首批‘集中供地’中,龍湖沒有追高,還是保持穩健。我們也預留資金到下半年,抓住土地市場的機會。”
此外,龍湖集團還不斷升級組織結構,不斷提升人均效能。2021上半年,龍湖對組織架構進行了新一輪調整,一方面,將此前集團成立地產航道,使各個航道主體的分工更加明確;同時推進輕總部計劃,使總部更多以專家職能向區域賦能。
資本市場上,兼顧業績成長性和財務安全性的龍湖集團,于今年3月15日被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正式躋身藍籌股序列,上行空間進一步打開。而這份優異的中期“成績單”于8月25日午間發布后,資本市場給予了積極反饋。截至2021年8月25日收盤,龍湖集團每股報價37.2港元,漲幅1.78%,其中午后拉升最為明顯;總市值約為2257億港元,在內房股中排名第二,對應市盈率為9.39倍,位居行業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