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價只漲不跌?“神話”已經翻篇了
- 2022年04月02日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陳玉霞
提要:在樓市調控下,大到省份,小到每個市縣,房地產市場表現都會有所不同。就是在廣州這個一線大城市,調控之下,中心區和外圍區域的樓市都會不同,有些缺乏價值點支撐的樓盤,商家為了出貨,樓價會降一些,而有些資源強勢的樓盤,價格可能保持堅挺。
房價會隨著市場起伏波動,不會只漲不跌 陳玉霞 攝
在樓市購房大軍中,很多人遇上了房地產高速發展時期,房子在滿足自住需求的同時,也令家庭資產增值不少。于是,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在業內被流傳。時至今日,這樣的“神話”是時候要改寫了。
“只漲不跌”的邏輯錯誤
有技術“大牛”的名言這樣說:站在風口上,連豬都能飛起來。在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的十多年中,眾多樓盤的身價確實是水漲船高。說漲價的人多了,業內也就形成了“房價只漲不跌”的論斷。但實際上,這個“只漲不跌”,只是用大部分的“漲”掩蓋了小部分的“不漲甚至跌”,以局部代表了全部。
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房價不可能只漲不跌,這是由市場規律決定的。當一個樓盤的成交量停滯不前,開發商要獲得成交的時候,調價促銷是最直接的方式。而當成交量穩步增加時,其價格就有可能隨著上浮。最近兩年,不少樓盤為了刺激成交量回籠資金,同樣走的是讓利促銷之路。哪怕是大盤、名盤,都可以推出特惠價、一口價單位。廣州東部一個大盤,樓價最高峰時可以賣到4萬元/平方米左右,但今年以來讓利價格變成了2.8萬元-3萬元/平方米;今年年初,荔灣區一個臨江項目為了緊急回籠資金,部分特價單位從500多萬元降至370多萬元。
樓市調控就是為了維穩市場
房地產市場,是民生的一方面,除了依靠市場調節,國家調控也極為重要。國家的宏觀謀劃下,房地產市場高歌猛進的時期已經過去,樓價漲得過快過高、或者降得太快太低,都會受到政府關注并實施調節。“三道紅線”讓房地產企業過往高杠桿的發展模式得以改變,讓市場發展得更加穩健。
在樓市調控下,大到省份,小到每個市縣,房地產市場表現都會有所不同。就是在廣州這個一線大城市,調控之下,中心區和外圍區域的樓市都會不同,有些缺乏價值點支撐的樓盤,商家為了出貨,樓價會降一些,而有些資源強勢的樓盤,價格可能保持堅挺。
房價的漲跌之說,可分個體和整體,可分短期和長期。房地產發展下半場,平穩將會是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