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材國際:繼續推動轉型升級 把握綠色智能發展機遇
- 2022年03月29日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中材國際以視頻直播結合網絡互動形式召開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
3月28日下午,中材國際以視頻直播結合網絡互動形式召開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中材國際董事長劉燕在會議上指出,2021年,公司克服了境外疫情持續蔓延、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海運費上漲、人民幣升值、人員流動受阻等多重風險挑戰,保持了戰略定力和良好的發展韌性,收入、凈利潤同比增長約19%,新簽合同創歷史新高,全球項目穩步履約。
業績增長奠定公司發展 技術裝備拉動后市場業務
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2.42億元,同比增長18.68%;在抗疫支出成本6.7億元的情況下,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10億元,同比增長19%。全年新簽合同總額為509.79億元,同比增長18%,創歷史新高,其中境內合同額275.67億元,同比增長28%,境外合同額234.13億元,同比增長8%;截至2021年底,公司有效結轉合同額為565.91億元,在手合同額970.53億元,為公司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材國際在水泥技術裝備與工程領域保持了多年領先的市場地位,公司介紹,在工程EPC領域,國內雖然水泥產能過剩,但近幾年減量置換項目快速推進,改造需求持續提高,受節能環保政策,能效標準提升等因素影響,預計未來幾年水泥EPC需求持續釋放。國外水泥EPC市場進入平臺期,但部分地區新建產能和技術改造仍有發展空間;裝備市場的潛力較大,國內外老舊生產線的指標相對落后,有大量優化升級、裝備技改的需求。公司自主裝備在能耗指標、排放指標、運轉率、產品品質方面,達到全球領先水平。隨著全球水泥行業向綠色、智能的方向轉型,國外業主也將更多的采用中國設備,預計裝備業務的發展潛力有望超過水泥工程EPC業務。
公司在投資者交流中表示,運維服務市場預計保持穩健增長。在礦山運維服務方面,國內綠色礦山的政策推動行業整合,大型礦山的規模化生產、規范化運營及綠色礦山對水泥礦、骨料礦提出更高的要求,業主出于對安全和生態環保的考慮,更傾向于將礦山外包給專業的公司,更安全、更環保、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中材礦山的運維服務實現了較快的增長,未來市場空間較大;在水泥生產線運維服務方面,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的推進以及公司核心裝備份額的提升,客戶黏性將進一步提高,未來公司主要靠裝備拉動備品備件銷售和運維的后市場業務。
劉燕指出,“十四五”期間,公司將繼續以水泥和礦業為核心,鞏固工程市場地位,做強做優關鍵裝備,通過技術裝備帶動服務運維,加快數字化建設,推進公司向高端技術裝備制造商和生產運維綜合服務商轉型。
積極響應國家及行業政策 綠色智能驅動發展
中材國際介紹,隨著國家和行業“碳減排、碳中和”以及水泥行業“三化”轉型的進一步推進,未來的新建線都要符合智能化、綠色化標準。
綠色智能是建材行業的發展方向,也是中材國際的發展機遇,基于此公司也在持續加大研發力度和投入。公司自主研發基于工業互聯網架構的數字化設計平臺,探索建設智能生產控制及智能運維體系,打造以“智能、協同、綠色、安全”為特征的新一代綠色智能工廠。通過智能化技術的實施和應用,大幅改善勞動條件,減少生產線人工干預,降低能耗和排放指標,提高生產過程可控性,提升產品質量,為業主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公司自主研發的
“工廠數字化交付平臺”成功上榜工信部“2021年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工廠數字化交付平臺”實現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所有數據文件自動準確的集成到三維數字模型中,在工廠建設完成時,可自動形成與物理工廠完全一致的數字孿生工廠,包括三維模型、設計數據、建設質檢數據、設備制造質檢數據、設備零部件清單、運維數據等,為工廠生產運維提供可視化平臺和足夠的數據支撐。
公司承建的智能制造示范生產線運營成本明顯下降,示范效應顯著。槐坎南方智能化水泥工廠入選工信部2021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云南易門大椿樹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獲評云南省第一批智能制造標桿項目,吳忠賽馬入選2021年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計完成智能水泥工廠項目122個,其中新建25個智能工廠,97個工廠完成智能化升級改造。
劉燕表示,2022年,中材國際仍將繼續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在“雙碳”這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下,牢牢把握綠色智能發展主題,以“十四五”戰略引領公司可持續發展,以優異的業績回饋廣大投資者的信任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