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襲者尚品宅配:從IT轉型家居 引領行業創新風潮
- 2019年07月29日 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雖然轉型家居行業,但尚品宅配與生俱來的IT互聯網基因,成為它別于其他同行企業的鮮明特色,公司也被市場譽為最具互聯網基因的定制家居企業。
1994年,30歲出頭的李連柱在創業之初,壓根兒沒想到自己后來會進入家居行業,更沒想到會在這個行業中掀起如此大的風浪。他當時剛剛放棄了令人艷羨的大學講師職位創立了圓方軟件,面向家裝行業提供CAD設計軟件。
2004年,創業10年的李連柱決定改變航道,親自“下水”進入家居市場,并免費向客戶提供家居設計服務。尚品宅配這一品牌也因此誕生,這也意味著他要與自己過去的客戶成為競爭對手。
這一舉動在業內很快引起轟動,同行紛紛將他視為“攪局者”,停止了軟件的采購。但意想不到的是,尚品宅配竟然從此一炮而紅,大獲消費者青睞,而其開創的“免費設計”模式,后來也成為行業標配,成為家居行業的風向標。
從一個“外行”、“攪局者”的身份,尚品宅配如何一步步踏上定制家居行業前三的地位?公司到底有著怎樣的優勢和特色?近日,“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在行動”報道組走進尚品宅配,與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李連柱進行了深度交流。
從軟件轉型“硬件”
放棄擁有“高科技”光環的軟件業務,轉而從事看似非常傳統的的家居制造行業,這一轉型路徑在許多外人看來并不被理解。
早期在圓方軟件的創業上,李連柱已經做得非常成功。一時間,許多家居企業紛紛采購了圓方的軟件系統,但市場主流的模式還是通過這套軟件額外向客戶收取成百上千元的設計費用,對于不愿增加額外支出的客戶,大多也只能選擇現有的方案或成品家居產品。
李連柱也逐漸意識到,當時的軟件采購大多是一錘子買賣,光靠賣軟件有著非常明顯的天花板。一些家居企業僅僅把軟件當作吸引客戶的“噱頭”,當圓方開發出更新更好用的軟件后,這些客戶卻不愿意再增添采購成本。而且當時“盜版軟件”猖獗,更是讓市場拓展陷入困境。
在和家居廠家逐漸打交道的過程中,李連柱一直在思考消費者需要的是什么。“很多消費者需要一套系統,能夠直觀立體地描述家居做成什么樣、擺在家里的形態,廠家不能提供,那為什么我們不能自己做一個這樣的門店,讓所有消費者都能夠享受到免費的家居設計,讓每位消費者都享受到軟件的便利,而不再是追求能夠賣出多少軟件。”
李連柱認為,那時的傳統家居企業都陷入了同質化競爭中。他把同質化高的程度比作“蛋黃”,在“蛋黃”中已無任何機會的情況下,發展空間要在“蛋白”上去找。對于當時的家居行業而言,從免費設計效果圖開始,做定制家具,提供以消費者價值為導向的創新服務就是“蛋白”。
說做就做,首先是與一些家居廠合作,開設了尚品宅配的第一個門店,很快就大受消費者歡迎。但緊接著,李連柱又發現了新問題:與自己合作的主要都是傳統家居制造廠,大多只能做櫥柜或衣柜。但消費者對定制化的需求遠遠不是這兩個單項產品能夠滿足的。于是在2007年,尚品宅配開始嘗試自建工廠,產品品類也隨之擴大到全屋家居產品。
打破舊有的“產品思維”,讓尚品宅配從當年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中快速突圍,不再是為了賣產品而賣產品(軟件、家居),而是在滿足消費者一整套家裝服務中,思考如何把自己的產品放進去。看似從軟件轉型“硬件”的李連柱,其本質上則是從“賣產品”到“賣服務”的思維轉換。
回過頭看,雖然尚品宅配的起點比別人晚,但卻屢屢掀起行業內的創新浪潮。2007年,尚品宅配提出“全屋定制”的概念,率先從櫥柜、衣柜突破到全屋空間,這一舉動也被業內視作“標新立異”。但很快,來自各路友商的全屋定制廣告遍布市場。
2008年,尚品宅配上線了“O2O模式”,被業內視為“不走尋常路”。沒過多久,“電商”、“O2O”等詞匯也紛紛出現在競爭對手的發展戰略之中。作為開拓者,尚品宅配如今已經擁有千萬級別的線上用戶,成為行業中最有“流量”的企業。
互聯網基因與生俱來
雖然轉型家居行業,但尚品宅配與生俱來的IT互聯網基因,成為它別于其他同行企業的鮮明特色,公司也被市場譽為最具互聯網基因的定制家居企業。
初入制造業,相比已經積累數十年的同行對手,尚品宅配確實存在短板。但李連柱這幫IT出身并長期與家居行業打交道的團隊,用了10年的時間,根據市場、顧客的需求切入智能制造工廠,一不小心做出來一個被譽為“中國工業4.0樣板”的企業。
定制家居行業,最大的難點在于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從銷售、設計、生產到倉儲、物流、安裝,每個環節都是個性化的。傳統的生產制造方式無法滿足如此精細化的定制需求,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信息化打通全部供應鏈。
“十年磨一劍”的尚品宅配如今已經實現了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從客戶下單開始,大數據自動地將訂單整合在一起,以一種最節省材料的切割方式開料切割。目前,尚品宅配的板材利用率可以達到93%左右,比同行高出好幾個百分點。
每一塊板材在加工過程中都會被貼上獨一無二的RFID標簽,以至于后臺系統可以管控每件產品的生產進度和用料情況,生產線、倉庫按照智能的分配保持最高效的利用率。客戶下單后,公司可以把產出周期控制在一周以內,客戶還可以實時在線追蹤,全程獲悉產品的生產周期走到了哪一步。
除了制造端以外,尚品宅配也是同行中最早開啟線上線下O2O模式的企業。李連柱認為,這一轉變也是從消費場景的變遷而做出的調整。
線上引流結合線下門店下單,這種模式一經推出就大獲歡迎。如今,公司30%的銷售額都來源于O2O模式,在業內遙遙領先。尚品宅配坐落于廣州核心地段的O2O旗艦門店,2000平方米的面積,一年能夠創造出6億的銷售額,創下了家居行業的銷售奇跡。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鳴評價:“尚品宅配是C2B模式的中國樣本。”
不僅如此,敏銳的互聯網嗅覺,讓尚品宅配完美把握住了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浪潮。2014年公司率先組建移動互聯網營銷團隊,8個月內獲粉300萬,獲得企業微信號排名第一。2016年后,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行業急速崛起,尚品宅配又“先人一步”,抓住了這一波“流量盛宴”。
“前段時間有個論壇,頭條系的老總見到我說,尚品宅配的抖音營銷在全國都是頂呱呱的。當時我還莫名其妙,后來才知道,我們的營銷團隊在頭條和抖音上的粉絲數量已經達到了1.5億。”李連柱自豪地說。
設計“新勢力”
定制家居乃至整個大家裝,都是一個以服務為重心的行業,設計師在服務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管理好設計師團隊,也是企業軟實力的一大體現。在設計師的管理模式上,尚品宅配又一次“別出心裁”,采用了一個類似游戲社區的“設計島”平臺。
“設計島”來自于一次機緣巧合。李連柱某次參加正和島組織的學習活動時,偶然思考到公司遍布全國的幾千名設計師,打算模仿正和島的組織形式,做出一個專門服務于設計師的好玩的平臺“設計島”。“設計島”上所有的設計師都有自己的“段位”,從0到10段,代表了設計師的設計水平和資歷,同時也會直接決定設計師薪酬獎勵的高低。
設計師想要獲得段位提升,就需要遵循一條類似于“打怪升級”的積分機制。例如,設計師的設計方案獲得客戶五星好評,設計的方案被其他設計師分享借用等等,都可以獲得積分上的積累。積分除了可以提升“段位”,還可以兌換假期、兌換禮品,甚至為父母兌換旅游。
李連柱還告訴記者一個有趣的現象,由于積分機制中,好的設計方案可以被其他設計師以付出積分的代價借用參考,這就形成了一個類似于專利版權的交易平臺。有些設計師甚至不用做太多繁雜的工作,僅靠設計方案的“專利費”就可以獲得可觀的收入,實現了知識產權的變現。
正是因為這套機制,尚品宅配的設計師越來越愿意將自己的設計方案上傳分享,如今的尚品宅配已經擁有了行業內最多最全的設計方案庫,包含了數百萬套設計方案,也給為公司的客戶帶來極大的可選擇空間。
如今,“設計島”上已經匯聚了近兩萬名設計師,整個團隊的積極性和凝聚力卻越來越強。
2014年,因為“設計島”在管理模式上的創新,尚品宅配獲得美國快公司雜志評選的“中國創新公司50強”。李連柱透露,如今“設計島”已經成為許多商學院的經典授課案例。
“整裝云”賦能
以行外人的身份切入定制家居行業至今,尚品宅配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行業發展的軌跡,如今也做到了行業前三的規模。李連柱也開始嘗試做出更大的突破,將企業的邊界從傳統的“軟裝”領域拓展至整個裝修市場。
傳統的裝修市場一般分為“硬裝”和“軟裝”,相對而言,軟裝市場中的櫥柜、衣柜等產品的生產和安裝更容易被規模化,門檻也相對較高,促進了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但硬裝市場目前卻非常分散,全國大大小小的裝修公司高達十幾萬家,“大行業、小企業”的格局十分明顯。
想在硬裝市場破局并不容易,但尚品宅配選擇“另辟蹊徑”,不親自下水從事硬裝,而是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AI等一系列科技手段,成立“Homkoo整裝云”平臺,為大量傳統家裝企業進行產業化賦能,重構家裝行業產業鏈、價值鏈。
成立整裝云的初衷,還是基于用戶的“痛點”。“現在的客戶越來越年輕化,裝修對他們來講大多是一種煎熬。如何把繁瑣的裝修流程變得簡單,變成一站式的服務,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李連柱說,尚品宅配在互聯網、信息化技術上的積累,以及定制化生產、供應鏈管理上的經驗,剛好能夠與大量中小型家裝公司互補。
“中國的餐飲業為什么能夠全國布局,為什么能夠大型連鎖?原因在于供應鏈。我們也可以做一些借鑒。”李連柱認為,整裝時代需要的一定是一種創新的供應鏈,他稱之為“中央廚房式”供應鏈。整裝云平臺上的中小裝修企業,除了免費使用尚品宅配的設計軟件、供應鏈系統,還以一個整體的形式“批量團購”建材,大幅降低采購成本。采購完成后,整裝云將按照各家成員企業的需求進行智能分揀、柔性化配送。
搭建“整裝云”平臺,對尚品宅配自身也有著重大的意義。在一站式整裝的浪潮之下,消費者購買家居的需求將隨著整個裝修“一體化”打包解決,與其坐等客戶被引流到其他品牌,利用整裝云快速整合前端中小裝修公司,有助于尚品宅配在更早期的源頭“攔截”到客戶,守住自身的家居“大本營”。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整合,整裝云的賦能優勢獲得行業普遍認可,入駐成員企業已經超過1300家。李連柱希望,未來能夠整合賦能10000家裝修公司,改變整裝市場的格局。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是阿里巴巴的口號,而整裝云的口號就是“讓每家裝修公司都能輕松轉型做整裝”。在李連柱看來,整裝云也類似于裝修領域的一個2B端垂直平臺,可以比作家裝建材領域的“阿里巴巴”。
改變了家居市場的李連柱,如今又要做整裝市場的改造者。但他卻對此輕描淡寫:“當我遇到越是復雜的事情,我就越要想辦法把它變得簡單,把它解決掉就是我自己競爭力。靠這種競爭力加速快跑、馬上占領市場,品牌也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