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集團扣非凈利十年虧20億 欲開發房地產增加利潤
- 2020年08月21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近期,太極集團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公司上半年營收歸母凈利潤雙降,分別同比減少6.43%、88.53%至57.54億元、1021.76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2017.30萬元。
近期,太極集團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公司上半年營收歸母凈利潤雙降,分別同比減少6.43%、88.53%至57.54億元、1021.76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2017.30萬元。
事實上,公司扣非凈利潤自2010年以來連續虧損(僅2017年扭虧),主要系公司高額的銷售費用支出及核心產品藿香正氣液業績表現不佳,銷量逐年下滑所致,此外,公司還面臨產品抽檢不合格的質量問題。
除主業盈利問題、核心產品銷量問題外,公司還面臨負債率攀高、短債償還存缺口、重點募資項目投入進度較慢等問題,自新任董事長李陽春于去年6月上任以來,開始全面清理公司建設投資項目和閑置低效資產,同時半年報顯示,公司欲對部分閑置房地產有序開發,增加利潤,能否改善公司利潤情況,還有待時間檢驗。
扣非凈利十年虧20億 銷售費用高企研發低于同行
太極集團成立于1993 年,于1997年在滬市上市,最大股東為太極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重慶市涪陵區國資委。公司主要從事中、西成藥的生產和銷售,擁有醫藥工業、醫藥商業、藥材種植等完整的醫藥產業鏈。擁有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藥廠有限公司等13家制藥廠、30多家醫藥商業公司。
公司業務橫跨工商業,工業主要包括以藿香正氣液為首的品牌OTC 品種以及已獲得單獨定價的注射用頭孢唑肟鈉為首的化藥,而商業主要包括川渝地區最大的零售藥房桐君閣和部分流通企業。2020年上半年,公司工、商業營收占比分別為52.73%、45.88%。
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凈利潤雙降。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7.54億元,比去年同期61.49億元下降6.43%;歸母凈利潤1021.76萬元,比上年同期8910.41萬元下降88.53%;扣非凈利潤虧損2017.30萬元。公司稱,業績下滑主要由于,因疫情影響,各級醫療機構常規門診及住院病人大幅減少,公司醫院銷售品種以及解熱鎮咳類等受限制藥品銷售有所下降致銷售收入和凈利潤減少。
事實上,2010年至今,公司扣非凈利潤持續虧損(僅2017年扭虧),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存疑。2010年至2019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合計虧損20.42億元。
2010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從59.86億元逐年增長至116.43億元,但扣非凈利潤卻持續虧損,主要系公司銷售費用增速較快所致,2017年-2019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同比增長19.03%、51.68%、29.58%至18.97億元、28.94億元、37.51億元,銷售費用增速超營收。
公告顯示,公司2019年銷售費用增加較快主要是由于西南藥業和桐君閣股份銷售費用的大幅上漲,西南藥業銷售費用增長主要是隨著醫藥行業兩票制的推開,大幅增加了渠道經銷商、人員、物流費用并加大了學術宣傳及推廣力度,導致銷售費用增加。桐君閣股份銷售費用增長主要是因擴展零售市場,2019 年新開藥店,租賃費及人工費、促銷費用同比增加較多。
與高額銷售費用對比,公司研發投入偏低,2017年-2019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6768.64萬元、1.22億元、1.76億元,占營收比值分別為0.77%、1.14%、1.52%,橫向對比,選取康緣藥業、江中制藥、昆藥集團、同仁堂、華北制藥為可比公司,2019年研發投入占營收比分別為10.18%、2.28%、1.84%、1.82%、3.37%,均高于太極集團比值?!?/p>
核心產品銷量連降產品抽檢不合格 欲開發房地產增加利潤
公司現有單品年銷售過18億元的產品有注射用頭孢唑肟鈉(益保世靈)1個;單品年銷售過6億元的產品有藿香正氣口服液等2個,單品年銷售過4億元的產品有洛芬待因緩釋片(思為普)等3個;單品年銷售過3億元的產品有天麻素注射液、鹽酸托烷司瓊注射液等5個;單品年銷售過2億元的產品有氯化鈉注射液、急支糖漿、小金片、單唾液酸四已糖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等9個。
近幾年來,公司核心產品藿香正氣液業績表現不佳,銷量逐年下滑,2016年-2018年,藿香正氣液銷售額均超10億元,但2019年年報顯示,藿香正氣口服液銷售額超6億元,從10億單品中出局,2020年上半年,受益于入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法(試行第四、五、六、七版)》,藿香正氣口服液上半年實現含稅銷售收入4.90億元,同比增長25.57%。
藿香正氣液銷量下滑或與眾多替代產品有關。藿香正氣液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替代產品包括藿香正氣丸、藿香祛暑水、藿香正氣水等藿香產品,藥智網數據庫顯示,藿香類相關產品注冊與受理條目超130條,相關生產廠家、產品數量涉及幾十家。
此外,銷售過2億的單品單唾液酸四已糖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已于2019年被納入重點監控目錄,此前被納入多個省份醫保,將在未來三年之內逐步從醫保清退,該部分營收將有所影響。
核心產品業績遭遇“瓶頸”外,公司還面臨產品抽檢不合格的質量問題。7月13日,海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七期藥品抽查檢驗信息,對抽檢的282批次藥品進行公示,其中合格藥品280批次,不合格藥品2批次,來自中國醫藥下屬全資子公司天方藥業和太極集團四川綿陽制藥有限公司,太極集團被抽檢的藥品名為通宣理肺丸,藥品規格為每100丸重10克,生產批號為1809011。不合格項目為裝量差異,檢品來源為海南歸一堂藥業連鎖經營有限公司海墾分店。
去年6月,執掌太極集團30年的白禮西先生因工作變動,辭去董事長、董事相關職位,董事長由公司老員工李陽春繼任。
李陽春上臺后,于2019年全面清理公司建設投資項目和閑置低效資產。根據生產經營實際情況優化投資方案,停建、緩建了部分低效項目,大幅縮減公司三年內擬投資計劃;對下屬長期虧損、且扭虧無望和不符合公司戰略發展規劃的企業啟動處置程序。同時,公司開展成都雙流區閑置土地67畝土地處置的前期工作;規劃了涪陵制藥廠石谷溪片區和綿陽片區工商業退城入園方案;調整優化定增項目,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為公司后續發展積蓄了動能。
2020年半年報顯示,因低成本擴張,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擁有大量土地,土地的稀缺性必將導致其價值攀升,公司將對部分閑置房地產有序開發,增加利潤。并利用現有重慶長壽湖太極島、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海南屯昌部分土地優勢,布局健康養老產業,打造四季養生基地。
短債與存量資金存缺口 重點募資項目投入進度僅30%
資金鏈層面,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公司短期債務(短期借款+應付票據+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高達59.73億元,而廣義貨幣資金(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流動資產)為20.91億元,存量資金與短期債務之間缺口高達近40億元。2017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40億元、1.04億元、3.27億元、-1.46億元,公司自身業務持續現金造血能力較差。
2017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高達88.58%、74.52%、77.89%、77.77%,負債率偏高。其中,公司于2018年采用非公開定向增發方式募資19.67億元,降低了公司負債率。
2018年,公司募資19億元主要用于太極集團膜分離濃縮系列創新工藝及新產能建設項目項目(11.50億元)、太極集團科技創新中心項目(1.98億元)、太極天膠原料養殖基地建設項目(9900萬元),膜分離濃縮系列項目將采用膜分離濃縮系列創新工藝,并按照“智能制造”工藝標準建設成國內一流的中西藥制劑生產基地,主要用于滿足公司藿香正氣口服液、急支糖漿等骨干產品生產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原本的完成時間為2020年8月,后由于新增實施主體涪陵制藥廠及涪陵藥廠龍橋廠區為新增實施地點,完成時間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截至目前,總投資額高達15億元的膜分離濃縮系列項目累計投入3.62億元,投入進度僅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