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生物藥企諾誠健華闖關科創板 擬募資40億元鞏固主業
- 2021年09月17日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簡稱“諾誠健華”)科創板IPO申請日前獲受理。
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簡稱“諾誠健華”)科創板IPO申請日前獲受理。此次IPO,諾誠健華擬募集資金40億元。其中,21.51億元將用于新藥研發項目,占總募資比例為53.78%,其余資金用于藥物研發平臺升級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公司2020年3月登陸港交所,目前諾誠健華-B在港股總市值約為289億港元。
具備全面研發和商業化能力
諾誠健華是一家以自主研發能力為核心驅動力的創新生物醫藥企業,具備全面的研發和商業化能力,專注于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用藥等領域,在全球市場內開發具有突破性潛力的同類最佳或同類首創藥物。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3月(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4994.99萬元、-214138.78萬元、-39139.51萬元和-14781.99萬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余額為364493.87萬元。研發費用分別為17195.53萬元、23417.30萬元、42330.60萬元和9736.06萬元。
公司主要產品之一奧布替尼已于2020年12月獲得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準上市,6款產品分別處于I/II/III期臨床試驗階段,8款產品處于臨床前階段。
招股書顯示,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均為現有產品或業務的拓展,且均為公司自主實施,實施后不會新增同業競爭,不會對公司獨立性產生不利影響。
具體來看,新藥研發項目基于公司已上市藥物和目前在研產品管線進度情況,結合國內外疾病發展對藥物的需求,擬開展小分子和大分子藥物的臨床前及臨床研發。項目總投資為215087.4萬元。其中,臨床前費用29130萬元,臨床費用181740萬元,基本預備費4217.4萬元。
藥物研發平臺升級項目基于公司在研產品管線的研究需求,結合國內外先進的醫藥研發設備情況,擬對公司現有藥物研發平臺進行升級。項目預計建設期為五年,項目總投資16718.87萬元。其中,場地租賃及裝修2412.31萬元,設備投資10480.54萬元,人員薪酬3084萬元,其他費用414.2萬元,基本預備費327.82萬元。
營銷網絡建設項目方面,公司擬通過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對營銷網絡進行整合、擴充和加強,從銷售、市場、商務和醫學準入等多方面搭建公司的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藥物的營銷網絡,專注于公司藥品和品牌市場推廣,提升公司產品推廣能力、市場營銷能力和公司品牌知名度。項目預計建設期為五年,項目總投資39419.88萬元。其中,場地租賃5588.9萬元,人員薪酬7563.49萬元,推廣宣傳費25494.55萬元,基本預備費772.94萬元。
全球銷售空間有望擴大
報告期內,公司管理費用金額分別為1992.18萬元、6601.72萬元、9127.95萬元和2635.51萬元,主要由員工工資與福利、專業咨詢服務費、股權激勵費用和折舊攤銷及物業水電費構成,其合計占比分別為81.27%、81.55%、83.05%和78.67%。公司管理費用呈逐年增加趨勢,主要原因包括:公司經營規模擴大,管理人員數量增加;公司2019年啟動港股上市準備,2020年初完成港股上市,相應中介機構費用增加。
光大證券研報顯示,諾誠健華在奧布替尼臨床推進過程中極具執行力,從臨床試驗開始到獲得CDE上市許可只用了約32個月的時間(最終通過II期單臂臨床試驗有條件獲批),公司強大的臨床發現和推進過程已獲驗證,為其他產品的商業化奠定良好基礎。近期,公司與Biogen達成合作協議,將奧布替尼在多發性硬化癥(MS)的全球獨家權利重磅授權給Biogen。公司由此獲得1.25億美元首付款、最多高達8.125億美元的潛在臨床開發及商業化里程碑付款。MS適應癥的市場空間廣闊,全球患病人數持續增多,對于創新療法的需求較高。Biogen是全球MS龍頭藥企,奧布替尼的全球銷售空間有望得以提升。公司正逐步進入產品和業績兌現期。
針對未來發展戰略,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將持續推進在研產品的研發工作以及在全球范圍內的臨床試驗,加速成長為為全世界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開發并提供創新療法的生物醫藥領導者。繼續挖掘奧布替尼用于治療多種B細胞淋巴瘤的臨床價值,拓展國內和海外市場,并將探索奧布替尼以及Tafasitamab作為血液瘤基石用藥的臨床潛力,鞏固公司在血液瘤領域內的優勢地位。
中泰證券研報顯示,諾誠健華深度布局血液瘤、實體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用藥三大領域。血液瘤領域積極拓展奧布替尼的適應癥并嘗試和MIL-62、BCL-2的聯用。實體瘤領域,公司泛FGFR抑制劑、FGFR4抑制劑、泛TRK抑制劑處于早期臨床試驗階段。自身免疫疾病領域,奧布替尼積極拓展于MS和SLE領域的治療。公司瞄準細分領域中具有成為Best-in-class或First-in-class潛質的靶點和藥物,其中自身免疫和實體腫瘤是公司中長期增長的驅動力和更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