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大地緯的內控之殤:稅收曾出現問題 前董事長因貪污等被判刑
- 2019年08月07日 來源:中國網財經
提要:近日,山東大學旗下的山大地緯軟件股份公司(簡稱“山大地緯”)結束了長達6年的上市輔導,正式沖刺科創板IPO。
近日,山東大學旗下的山大地緯軟件股份公司(簡稱“山大地緯”)結束了長達6年的上市輔導,正式沖刺科創板IPO。
招股書顯示,山大地緯擬通過此次IPO募集資金3.79億元,全部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及主營業務發展所需的營運資金,保薦機構是民生證券。
公開資料顯示,山大地緯是一家電子政務、智能用電和醫保醫療等領域信息化的建設服務商,目前有智慧政務、智能用電及智慧醫保醫療三大業務板塊。據了解,山大地緯由山東山大產業集團持股32.87%,山東大學為實際控制人。
在山大地緯的高管中,有8位曾是山東大學教研人員,且同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直到2014年3月,山大地緯登陸新三板前夕,這8人才在山東大學辦理了留職停薪手續。這使山大地緯的科研能力備受關注。
記者注意到,目前已經上市的25家科創板公司,申請的發明專利平均值為121件,山大地緯及其子公司目前只有13項發明專利。此外,山大地緯2018年的研發費用率為14.33%,低于同行業平均值16.79%。
有業內人士評價山大地緯及山東大學時曾表示:“高校不應該花過多精力去辦企業,現在很多高校企業主營業務跟高校開展教學科研關聯小,高校企業并不能有效支撐高校的發展,甚至產生出很多權利尋租、貪污腐敗等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山大地緯前董事長王海洋在2008年的審計中,被發現挪用公款650萬元幫助他人注冊公司,法院以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判處王海洋有期徒刑6年,沒收個人財產30萬元。
記者查閱招股書時發現,前董事長王海洋還出現在另一起訴訟案中——山大地緯曾被發現在中外合資企業稅收優惠方面存在問題。
招股書顯示,1992年9月23日,山大科技與香港華魯簽訂《合資經營山東地緯計算機軟件有限公司合同》,雙方約定共同出資10萬美元設立中外合資企業地緯有限(山大地緯前身),其中:山大科技出資7.50萬美元,香港華魯出資2.50萬美元。
地緯有限設立后,股東香港華魯即以業務往來的形式,抽逃了出資款2.50萬美元。 2003年,香港華魯將持有的 25%的地緯有限股權轉讓給王海洋。
公司外方股東抽回出資,實質上地緯有限就不再屬于中外合資企業,但卻享受了中外合資企業的稅收優惠。針對上述事項,2009年河北省保定檢察院對王海洋提起公訴。公司于2014年2月11日補繳了1992年、1993年和1997年的稅款。
此事引起市場對山大地緯內控方面的關注,然而不只是山大地緯,其股東山大產業集團的內控也受到了質疑。記者查閱企查查注意到,山大產業集團曾因企業公示信息弄虛作假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此外,有媒體報道,因校企改革,山東大學擬將其全資公司山東山大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及所屬47家企業的股權轉讓給山東國投,其中就包括山大地緯。
記者就上述相關問題致電致函山大地緯,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