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辦公本,它很有可能是你未來筆記本的樣子
- 2019年01月24日 來源: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目前來說,智能辦公本是一個全新的類目,既不屬于電子書閱讀器,也不屬于單純的平板電腦。
第一次見到智能辦公本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映是:一個大號的Kindle。
按第一代 Kindle 發布來算,墨水屏產品面市已經超過十年了。
大多數人對于墨水屏的了解還停留在閱讀的層面上。

剛拿到產品的時候,我只是把它當成一個看書看文件的大號Kindle,但在使用了兩周以后,我發現我從本質上對它的認知就錯了。
它根本就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寫的。

Kindle(電子閱讀器)與智能辦公本之間本質的區別,其實是輸入還是輸出的問題。
作為一個集語音、轉寫、手寫為一體的記錄工具。

在我使用它的兩周里,我在各種場景下用它完成了大量種類繁雜的工作。
接下來我將從外觀、功能、配置這三個方面來對這款產品進行評測。
外觀篇
我拿到的是科大訊飛推出的第一款智能辦公本。
無論是手持感受還是書寫的習慣,智能辦公本的定位更偏向于一款“桌面設備”
從外觀上來看,整機采用了皮殼一體化設計。加上保護套,整機的厚度與IphoneX Max相差無幾。
人手對厚度的感知基本來自機身邊緣,它通過切邊切角設計,真實上手感覺上會更薄。

官方給出的機器凈重量為360克,實測它的重量與兩部IPhone X相當。
單手夾在懷里,重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記。
封皮采用十字紋皮,官方給出的解釋是機殼一體能夠防止劃傷屏幕,同時增加與桌面之間的摩擦力。

它的背殼手感很潤,Baby Skin防指紋防污涂層讓它注定不會成為指紋收集器。
經過兩周的使用,除了被鑰匙劃出的劃痕,并沒有出現通常配有防污涂層產品常見的油膩感。

屏幕采用10.3寸的E ink Carta柔性電子墨水屏,低反射率,高對比度,觸感接近于紙張。
1872*1404分辨率(226DPI)從顯示的細膩度上來說,個人感覺和 300 DPI 的 Kindle 差不多。只不過比起手機來說,湊近了還是能夠感覺到銳利程度的差別。

它保持了筆尖和紙張之間的阻尼感,比 iPad Pro + Apple Pencil 組合的“玻璃感”要舒服不少。
無論是接近于0的延遲感,還是筆尖與屏幕之間的摩擦力,不得不說,它的書寫感受是我所用過最接近真實紙筆的。

配套的電磁筆比常見的中性筆略粗一點點,末端的筆帽可以充當橡皮擦。
筆尖的觸感很好,電磁筆正面書寫,反面擦除,反應靈敏,人機交互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的。

它的續航能力還算優秀,4000mAh鋰聚合物電池+電子墨水屏,從配置上來說使用時間應該不會很短,官方給出的實驗室待機時間是兩周。
在我每天開會三小時的高強度的使用下,它的使用時間在3天到5天,不算出色但也可以接受。

在剛拿到機器的時候,我一直對它的皮質保護套接受無能,但用的時間長了以后發現:“它雖然不好看,但還是挺好用的。”
拋開它保護屏幕的功能不提,在光滑的桌面上書寫時,保護套增加了桌面與機器之間的摩擦力,讓機器的抓地性變得很好,完全么有那種普通電子產品與桌面接觸的生硬感。
它的真紙體驗、文具感、接近于零延遲的書寫體驗,有時候會讓我忘記其實我在電子設備上寫字。
功能篇
在科大訊飛的諸多業務中,語音轉寫一直是一項核心技術。
當科大訊飛將自己的語音轉寫技術投入到便攜智能辦公行業中,智能辦公本就應運而生了。

聲音轉寫文字是智能辦公本的核心功能之一。
不同于傳統的轉寫機,需要先錄音后導出。
智能辦公本可以在錄音的同時將聲音轉寫為文字,并實時在下方的文本框中顯示出來。

雙麥克風陣列、降噪技術讓機器在安靜的環境下轉化正確率還算不錯。
轉寫內容不精準的地方,可以直接用筆和筆勢進行修改,還算方便快捷。
撰寫筆記方式有兩個。一個是“記錄”,另一個是“寫作”

在“記錄”場景下,錄音、語音轉寫、手寫筆跡這一系列的記錄功能,可以說這是我使用了這么多記錄工具以來,最能提高我工作效率的。
智能辦公本的 “精準匹配” ,把手寫筆跡、錄音、轉寫文本都建在了同一時間線上。
點擊手寫筆跡,即可播放寫下這行字時的錄音,并且在大段轉寫文本中,高亮寫下字跡時的轉寫文本。
不得不說,這個功能在開會的場景下,還是非常非常實用的。
而“寫作”模式更像是它的字面含義,就像是在帶有錄音轉寫功能的紙質筆記本上書寫一樣,它可以在寫字的間隙中插入錄音,使用筆勢修改轉寫文本,還可以自己親自動手畫配圖。

筆的種類選擇不多,只有“細- 中- 粗“三種樣式。
不管是粗的筆畫還是細的筆畫,表現都還算不錯。極少出現過斷筆、延遲嚴重的現象。
對于對繪畫有需求的用戶來說,這一功能還是很友好的。

比較遺憾的是,這款產品沒有內置任何光源,暗光環境下需要有外部光源才能夠正常使用
多端編輯掃碼分享
完成筆記以后,點擊分享按鍵,即可生成一個二維碼,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查看筆記。同時,還可以通過分享二維碼,將筆記分享給更多的人。

手寫筆跡、轉寫文本以及錄音,都支持查看。它還支持多端自動同步,筆記可以在手機電腦、iPad等等多種智能設備上查看編輯。
手機掃描二維碼查看筆記的界面如下

在電腦上直接查看修改筆記的界面如下

在官網上下載PC端軟件,還可以一鍵備份,一鍵生成word文檔,非常的貼心方便。

與機器進行多輪對話找到想要筆記
長按Home鍵,打開語音搜索,通過與機器的多輪對話,逐步細化與筆記相關的關鍵詞來尋找想要的筆記。
例如:“2018年11月11日”
“與三個品牌的報告相關“
可以看到,與這些內容相關的筆記會出現在結果欄中,錄音、轉寫文本、手寫內容都可以作為搜索的關鍵詞。
雖然與機器進行對話總讓我有些不自在,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更高效的搜索方式。
郵件與Office 文件閱讀
智能辦公本顧名思義,為了辦公而設計的產品。
它支持查看全格式的Office文件,PPT、Word、Excel等文檔都支持閱讀,下面是一張我上課時要用的PPT,可以清楚的看出顯示效果還是挺優秀的。

對于日常辦公來說,支持收發郵件是剛需。
除了普通鍵盤回復郵件外,它還支持手寫“親筆信”。
點擊“自由手寫”選項,直接在書寫欄內寫字,就可以直接成為郵件內容。

我試著往自己郵箱里發了一封手寫郵件,感覺還是挺驚艷的。

閱讀功能
由于墨水屏的護眼屬性,閱讀功能肯定是跑不了的
在反應速度和刷新速度上,它做的還是不錯的,除了沒有背燈以外,整體顯示與翻頁速度都很好。

使用起來與 Kindle 的paper white 2 基本無異,屏幕分辨率和辨析度還是很高的。

不過它的書城,真的是讓我一言難盡。比起亞馬遜書城,它內置書城的8萬本書籍只能說是聊勝于無吧。雖然是安卓系統,但它目前并不支持運行第三方閱讀軟件。
不過它支持多格式的電子書導入,TXT、Mobi、Epub、PDF這些常見的電子書格式都能夠順利讀取。

在閱讀過程中,還可以對電子書、文檔進行批注。
不過遺憾的是,它并不支持將批注與文件一起導出,只能在機器上查看。
性能篇:
智能辦公本的配置如下:

與其它產品的對比:

結語:
總的來說,對于搭載了墨水屏的設備,它的刷新速度不錯,操作還算流暢。應用界面簡單易懂,容易操作。

我的真實使用體驗是語音轉寫準確率在80%左右,連蒙帶猜也可以明白個大概,且修改起來還算方便。
它還可以通過添加“個性詞匯”來提高轉寫準確率,但我懶,暫時還沒有用過。

點擊筆跡找到對應的錄音和文本這個功能非常非常的實用,解決了不少我實際工作中出現記不清重點和細節的問題。語音搜索做的也不錯,搜索速度很快,找到的內容也比較精準。

而智能辦公本作為一臺為辦公設計的產品,基本可以涵蓋80%的日常工作場景,著實解決了一些難題,完成了一部分應該由機器來處理的機械性工作。

目前來說,智能辦公本是一個全新的類目,既不屬于電子書閱讀器,也不屬于單純的平板電腦。
那它是什么?
它可能是我們從前,對未來紙質筆記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