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思科技30億切入整機組裝業務 項目預計年產能1億臺
- 2021年02月08日 來源:證券時報網
提要:2月7日晚間,藍思科技連發兩則公告,一是將此前收購的泰州可勝、可利兩家工廠正式更名為藍思旺精密和藍思精密;二是投資30億元,建設湘潭藍思生產基地“智能終端設備智造一期”項目,用于整機組裝業務,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初步預計實現年加工組裝智能終端產品1億臺。
定增及收購事宜剛落下帷幕,藍思科技系統組裝項目建設即正式開啟。
2月7日晚間,藍思科技連發兩則公告,一是將此前收購的泰州可勝、可利兩家工廠正式更名為藍思旺精密和藍思精密;二是投資30億元,建設湘潭藍思生產基地“智能終端設備智造一期”項目,用于整機組裝業務,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初步預計實現年加工組裝智能終端產品1億臺。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智能終端項目并不僅僅針對手機組裝,還包括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智能家居家電、醫療設備、電子煙等各類智能終端。
已獲整機組裝訂單
公開資料顯示,近些年,通過垂直整合,藍思科技已經具備了OEM、模組、結構件生產制造能力,橫向覆蓋了手機、平板電腦、PC、可穿戴設備、車載等品類,產能規模優勢明顯。
藍思科技現有產品囊括了防護玻璃、藍寶石、陶瓷、金屬、指紋模組、模切件、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電路板裝配)、攝像頭組件、塑膠件、聲學器件等,涵蓋了智能終端整機組裝通常所涉及的大部分模塊,在此基礎上開展整機組裝業務將產生明顯的協同效應。
除此之外,藍思科技還具有業界領先且完備的內部配套能力,多年持續高研發投入使得其在原輔材料自制、專用設備研發自制、智能制造等方面均擁有領先競爭實力,綜合成本優勢、效率優勢顯著。
其中,湘潭藍思團隊則升級開發了制造執行系統(MES),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打通了制造全流程,實現制造全流程的實時信息化、數字化和可視化,完善優化了廠房和產線“單件流”布局。
而在組裝項目建設投產后,藍思科技的訂單消化能力將得到極大提升,整機組裝業務的發展壯大,也能反向促進現有業務發展,形成具有相互促進作用的良性循環。
公告中提到,目前湘潭藍思已獲得了部分智能手機客戶的整機組裝訂單,并與智能穿戴、平板電腦、汽車電子、醫療設備等領域客戶達成了較強的合作意向。
加速拓展新業務板塊
藍思科技近年不斷橫向拓張新業務板塊。以過去的一年為例,藍思科技不僅鞏固了外觀防護件領域玻璃、藍寶石、陶瓷等材料的核心技術領先優勢,通過收購可勝泰州和可利泰州切入金屬機殼市場,設立合資公司實現藍寶石材料降本提產,還在智能手機、智能穿戴和汽車電子等應用市場積極拓展,通過定增擴充產能,繼續深入車載電子設備、外觀結構件的研發生產與穩定交付。
需要關注的是,在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子化三化齊頭并進的歷史性機遇下,顯示觸控屏是一個“標配”級別的產品。隨著智能駕駛艙占據主流,顯示觸控屏成為蘊含巨大增長勢能的藍海市場。經過多年前瞻布局,藍思科技已經成功從消費電子延伸到汽車電子賽道。
資料顯示,藍思科技圍繞智能駕駛艙及周邊結構件已經研發、批量生產了包括車載電子玻璃及組件、車載中控屏(結構與功能零部件及組裝)、儀表盤組件、B柱、車載裝飾件、“車身結構件”、后視鏡、導航儀等諸多種類的產品,獲得了眾多國際知名汽車廠商的青睞。
目前,藍思科技已與特斯拉、賓利、保時捷、寶馬等眾多高端新能源汽車廠商和國際傳統汽車豪華品牌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作為特斯拉一級核心供應商向其大批量供貨超過兩年。
公司認為,在此基礎上切入系統組裝領域,將有助于推動其在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等市場業務份額的繼續提升。隨著產品品類持續拓展,汽車電子、金屬件、組裝等業務梯次推進,藍思科技產品組合將更為完善,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零部件、模組到組裝平臺化優勢進一步凸顯。
財報顯示,藍思科技2020年第四季度業績再超預期,單季度凈利14.6-16.3億元,2020全年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88億元-50.61億元,同比增長9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