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業績下滑年度為基準年 華神科技股票激勵計劃被質疑
- 2021年11月26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截至11月25日,四川150家滬深A股上市公司中有21家公司(以預案公告日統計)推出2021年股票期權或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占比14%。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截至11月25日,四川150家滬深A股上市公司中有21家公司(以預案公告日統計)推出2021年股票期權或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占比14%。記者注意到,其中攀鋼釩鈦、華神科技等5家公司激勵計劃考核目標以業績下滑的2020年度為基準年,華神科技基準年凈利潤下滑幅度更是接近40%。分析人士稱,選擇業績下滑、甚至下滑幅度較大的年度為激勵基準年的上市公司,是否有意控制凈利潤增長指標,存在不小疑問。
超八成公司激勵計劃正有序推進中
從進度來看,剔除已公告終止實施的3家公司后,余下18家公司的激勵計劃正在有序推進中。上市公司終止激勵計劃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外部環境發生顯著變化,激勵計劃的價值和目標已不能體現。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激勵對象自有資金有限,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全部資金籌措。
記者注意到,上述18家公司采用的激勵工具主要有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或前兩者組合,并且激勵計劃中采用了限制性股票激勵工具的公司有16家,占比達88.24%,股票來源均為向激勵對象定向發行公司普通股。此外,激勵計劃一般都設置了明確的業績考核要求,這18家公司主要以(扣非)凈利潤或凈利潤增長率、營業收入或營業收入增長率、(扣非)凈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總資產報酬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指標作為考核要求。
“股票期權激勵和限制性股票激勵兩者之間的區別在于,期權在賦予時不給股票,在行權時才兌現,限制性股票在設立時要先授予員工股票,如果不能行權則回購股份。”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看來,從激勵成本角度,限制性股票如未履行需要企業現金回購,則會增加激勵成本,若不需要回購,則同股票期權激勵成本類似。對于股權稀釋來說,履約后限制性股票稀釋性小于股票期權。因此,上市公司選擇不需要回購的限制性股票激勵方式可能成本更低,股權稀釋性更小。實際操作中則要看企業狀況,成熟型企業較為適合限制性股票激勵,高風險、高成長性企業選擇股票期權則能夠更好地綁定員工利益。
華神科技以業績下滑年度為基準“存疑”
從經營業績來看,在上述18家公司中,2020年度實現盈利且凈利潤同比下滑的公司有8家,而其中有5家公司的激勵計劃就以2020年業績為基準。以華神科技為例,2020年度公司實現凈利潤3750.35萬元,同比下降39.15%;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3890.39萬元,同比增長26.12%。而華神科技此次激勵計劃的業績考核目標為:以2020年的凈利潤為基數,2021年至2023年期間的凈利潤增長率目標值為80%、130%、180%,即2021年至2023年期間的凈利潤分別達到6750.63萬元、8625.81萬元、1.05億元。
資料顯示,華神科技屬于醫藥制造業,是一家以現代中藥、生物技術為依托,致力于構建涵蓋“醫、藥、食、養、美”全產業鏈的大健康產業集團。記者查閱了華神科技2020年度報告,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醫藥制造業和建筑鋼結構兩大行業,且醫藥制造業營收5.66億元占公司當年度營業收入的74.48%,而公司毛利率最大的板塊同樣是醫藥制造業,毛利潤達到71.56%。不過,2020年度華神科技醫藥制造業的營收和毛利潤均較2019年分別同比下滑12.72%、0.55%。
記者注意到,華神科技醫藥制造板塊主要包括中西成藥和生物制藥兩大產品類別,且中西成藥2020年度營收達5.61億元,占公司當年度醫藥制造業務板塊營收比重高達99.12%。由此可見,華神科技的收入來源主要依托于其中西成藥產品,2020年公司中西成藥產品的毛利率為72.08%,同比下滑0.85%。2020年度公司中西成藥的產銷量,均分別同比下滑19.56%、20.47%。目前,華神科技中西成藥品類中營收貢獻超過10%的產品,僅有三七通舒膠囊、伏立康唑片、鼻淵舒口服液三個產品,且凈利潤影響達10%、主營中西成藥的子公司僅成都中醫藥大學華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一家,2020年度實現凈利潤171.05萬元。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華神科技股權激勵的凈利潤增長幅度雖然較大,但實際上選擇的基準年(2020年)是存在業績下滑的因素,且當年度凈利潤下滑幅度接近40%,因此其激勵目標的實現并不困難。對于選擇業績下滑、甚至下滑幅度較大的年度為基準年的上市公司,是否有意控制凈利潤,都存在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