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盛科技集團借新償舊:待償還存續債券71.29億元 盈利能力較弱依賴政府補貼
- 2021年12月20日 來源:中國網財經
提要:12月17日,上清所披露凱盛科技集團擬發行2021年度第七期超短期融資券,發行金額為5億元,擬用于償還公司有息債務。
12月17日,上清所披露凱盛科技集團擬發行2021年度第七期超短期融資券,發行金額為5億元,擬用于償還公司有息債務。
募集說明書顯示,截至12月16日,凱盛科技集團合并范圍內存續債券余額為71.29億元,其中存續中期票據為27.8億元,存續公司債為15.4億元,存續超短期融資券為15億。
凱盛科技集團多元化發展,主要業務板塊包括顯示材料和應用材料、新能源材料、優質浮法玻璃及特種玻璃、以及中央應用研究院。在募資說明書中,凱盛科技集團提示,公司存在盈利能力較弱的風險,2018-2020年和2021年1-3月,公司合并范圍內營業利潤分別為-1.29億元、0.18億元、7.73億元和3.89億元;利潤總額分別為5.11億元、6.87億元、10.35億元和4.20億元,主要為非經營性損益。其中2018-2020年政府補助分別為5.44億元、6.54億元和1.25億元,分別占當期凱盛科技利潤總額的106.53%、95.25%和12.14%,公司對政府補貼依賴較大。
需要注意的是,2018-2020年凱盛科技集團各主營產品的毛利率波動較大。其中,ITO導電膜玻璃2018-2020年的毛利率分別為5.35%、21.83%和9.50%,該產品2020年1-9月和2021年1-9月的毛利率分別為11.72%和0.02%;光伏玻璃2018-2020年的毛利率分別為19.53%、24.52%和30.93%;中央應用研究院2018-2020年的毛利率分別為11.66%、23.52%和32.82%。
凱盛科技集團近幾年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在盈利能力不佳的情況下,有息負債規模持續增長。2018-2020年,公司有息負債規模分別為206.99億元、240.57億元、264.35億元。凱盛科技集團在在募資說明書中表示,公司債務負擔較重,短期償債能力指標較弱。截至2020年底,公司調整后全部債務為332.96億元,調整后全部債務資本化比率為74.26%,處于較高水平。公司現金短期債務比為0.27倍,短期償債能力指標表現較弱。
截至今年3季度末,凱盛科技集團賬上的貨幣資金為55.78億元,而短期借款為91.43億元,應付票據為31.91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26.09億元。
不僅凱盛科技集團的資金捉襟見肘,還可能需要替子公司償債。11月26日,洛陽玻璃公告稱,擬將公司持有的玻璃業務板塊三家全資子公司龍海玻璃、龍門玻璃、蚌埠中顯的100%股權轉讓予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凱盛科技集團,交易價格為5.36億元。
公告顯示,龍門玻璃尚欠洛陽玻璃往來款5.4億元,依協議安排,如龍門玻璃未能按時償付洛陽玻璃的相應款項,則凱盛科技集團須替龍門玻璃向公司償還。屆時凱盛科技集團代償的款項由其自行向龍門玻璃催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