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視通“公章失控”遭約談 半年內三收關注函六次延期至今未回復
- 2021年12月23日 來源:中國網財經
提要:自11月26日自稱公章失控之后,真視通迅速修改公司多項內部制度,但始終未披露事件后續情況。直到12月22日,真視通披露的一則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才再次將“公章失控”再次拉回大眾視野。
自11月26日自稱公章失控之后,真視通迅速修改公司多項內部制度,但始終未披露事件后續情況。
直到12月22日,真視通披露的一則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才再次將“公章失控”再次拉回大眾視野。
根據公告,北京證監局要求公司董事長何小波、總經理王小剛、董秘李春友于12月15日到局接受監管談話,要求就公司公章、證照是否失控等相關公司治理及內控問題進行說明。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名高管被約談時間為12月15日,但公告時間卻延遲了整整一周,12月22日才被公司披露。
同時,記者注意到,在北京證監局發函約談前,深交所已對真視通“公章失控”事件下發關注函,但截至發稿,真視通已三次申請延期,尚未回函。
公章失控遭問詢 三次延期尚未回函
11月26日,真視通發布公告稱,11月16日,公司法人、董事長何小波向原保管/持有公司印章、證照的杜毅、譚偉發函,要求他們于11月19日前根據相關規定,將包括公章、財務專用章在內的公司印章交由有權保管部門/人員保管,將證照交由公司總部辦公室指定人員統一保管。在經多次催促后,截至公告日,上述印章、證照仍未移交至有權保管部門/人員保管,因此上述印章、證照已處于失控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真視通非獨立董事馬亞認為該公告披露的內容嚴重失實、不準確、不完整,并稱董事長何小波在未與老股東重新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擬單方面對老股東與其協商一致將公司公章交給杜毅保管的安排作出改變,違反了與老股東的約定。
獨立董事呂天文表示,針對公告內容的具體情況不十分清楚,新老股東各執一詞,不知如何進行判斷。而弄清楚事實的真相,超出了其能力范圍。值得注意的是,呂天文已于11月25日提交辭職申請。
由此,拉開了真視通新舊股東“爭奪公章”大戲的序幕。事件發生后,真視通對一系列公司內部制度進行修改,包括印章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
深交所也對此下發關注函,就相關事項的多個細節問題進行追問,要求真視通在12月3日前就公司董事馬亞認為公告嚴重失實內容進行自查,并說明目前公司公章、財務專用章等印章及證照管理的具體情況、董事會及管理層是否正常運作、內部控制是否有效實施,信息披露是否正常進行等。
然而,對于關注函提及的公章失控等情況,真視通三次發布延期回復的公告至今未回函。
新老股權轉讓藏玄機
在11月26日的關注函中,深交所也提及曾先后于8月18日和8月20日兩次向真視通發出關注函,截至目前公司仍未回復的情況。
今年8月以來,深交所共向真視通發出三封關注函,真視通已先后發布了六則延期回復關注函的公告,但至今三封關注函均未回復。
記者注意到,前兩則關注函中都提到了一起股權轉讓事件。
時間倒回至2019年8月30日,真視通披露,蘇州隆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越控股”)受讓王國紅、胡小周、馬亞、陳瑞良、吳嵐(以下簡稱“老股東”)所持的真視通11.78%股份。值得注意的是,彼時隆越控股進場是以溢價77%的價格收購該部分股權。
此后,老股東減持動作不斷。然而一年后,老股東一紙訴狀將隆越控股告上了法庭,本應令雙方“皆大歡喜”的股權轉讓戛然而止。2020年9月,老股東一方向法院提起訴訟申請,原因是隆越控股尚余1.29億元股權轉讓尾款未支付,因此隆越控股所持9.06%真視通股份被司法凍結。
無獨有偶,2021年8月19日晚間,真視通公告稱老股東之一的王國紅所持的真視通9.06%的股份也遭司法凍結,這回卻是隆越控股告了老股東。公告同時牽出了真視通新老股東此前簽下的“抽屜協議”。
根據公告,2019年8月,隆越控股與老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的同時還私下簽署了一份《承諾函》。承諾函中,老股東對2019年至2021年的各年度真視通合并報表范圍的原業務多項指標做出業績承諾和補償措施。
而2020年度老股東未完成承諾的業績,應按承諾將對應該差額等值的真視通股份無償質押給隆越控股。因此隆越控股向法院提起了訴訟,王國紅所持真視通股份因涉訴而被凍結。
而遲遲不到的尾款和老股東未完成的業績承諾便成了新老股東針鋒相對的導火索,進而引發了公司公章失控、董事指責董事長等情況。
根據真視通最新延期回函的公告表示,將關注函回復延期至2021年12月24日。真視通是否能對相關情況做出合理解釋?記者將對此保持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