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龐大集團“披星戴帽” 復牌首日一字跌停
- 2019年09月10日 來源:成都商報
提要:9月9日,因存在重整失敗而破產的退市風險,龐大集團正式“披星戴帽”,股票簡稱變更為“*ST龐大”,并在復牌后的首個交易日無懸念地一字跌停。
重整
·龐大集團于2017年5月4日向冀東豐公司借款170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借款到期后,龐大集團因資金緊張,未能償清債務。冀東豐公司向法院提出對龐大集團進行重整申請。
ST
·因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龐大集團股票于2019年9月9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龐大”,股票價格的日跌幅限制為5%。復牌首日一字跌停。
9月9日,因存在重整失敗而破產的退市風險,龐大集團正式“披星戴帽”,股票簡稱變更為“*ST龐大”,并在復牌后的首個交易日無懸念地一字跌停。
龐大集團登陸A股8年,曾是中國最大汽車經銷集團之一。現在,除了面臨退市風險,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規定,上交所也于9月9日起,將龐大集團調出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名單。
法院裁定“車王”重整
從2018年開始,由于行業下滑,加上自身經營不善,龐大集團不斷甩賣旗下4S店,其資金鏈緊繃的消息隨之傳出。去年10月,龐大集團實控人龐慶華公開承認,資金確實出了問題。
今年5月13日,北京冀東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冀東豐公司”)向法院申請對龐大集團進行重整,理由是龐大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
據龐大集團此前公告,由于龐大集團于2017年5月4日向冀東豐公司借款170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借款到期后,龐大集團因資金緊張,未能償清債務。因此,冀東豐公司向法院提出對龐大集團進行重整申請。
有媒體解讀為龐大集團可能面臨“破產”。不過龐大集團在回應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時表示:“破產的說法并不準確,只是申請‘重整’,而重整的目的就是避免企業走向破產清算。”
同時,冀東豐公司本身就是龐大集團旗下子公司,龐大集團作為其大股東并持有99%的股權,這也證明龐大集團是主動選擇重整而非破產。
如今,法院終于作出了裁定。法院認為,冀東豐公司系龐大集團合法債權人,有權依法申請對龐大集團進行重整。依照《企業破產法》相關規定,裁定受理冀東豐公司對龐大集團的重整申請。法院將指定清算組擔任龐大集團管理人,職責包括接管債務人的財產、印章和賬簿、文書等資料;調查債務人財產狀況,制作財產狀況報告;決定債務人的內部管理事務等。
龐大集團提示稱,法院已裁定公司進入重整程序,龐大集團股票于2019年9月9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龐大”,股票價格的日跌幅限制為5%。根據相關規定,若重整失敗,公司將被法院宣告破產。如果被法院宣告破產,根據股票上市規則,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37萬投資者不幸“踩雷”
龐大集團前身為冀東物貿,后發展為國內大型汽車經銷商集團。2011年4月,龐大集團正式登陸A股,成為汽車經銷商第一股。巔峰時期龐大集團在全國擁有超過1000家汽車4S店,為全面規模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之一。
2015年,龐大集團市值一度超過540億元。2017年龐大集團登上頂峰,全年新車銷售48.17萬輛,營業收入高達704.85億元,并且連續14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
然而也就在這一年,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龐大集團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由此引發龐大集團系列危機。進入2018年,龐大集團更是麻煩不斷,質押股權、拋售資產、股權被凍結等事件此起彼伏。
龐大集團2018年業績也出現崩塌:全年實現營收420.34億元,同比下降40.37%;凈利潤為虧損61.55億元,同比暴跌3003.23%。在去年A股十大虧損王里,龐大集團高居第四。
進入2019年后業績仍未好轉,半年報顯示,上半年龐大集團實現營收102.56億元,同比下降62.17%;實現凈利潤為虧損11.99億元,同比下降563.66%。此外,資產負債率達到了81.87%。
在2010年之前,龐大集團都穩居行業榜首,直到2011年被廣匯汽車超越,再后來又被中升集團超越。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龐大集團2019年的排名已經跌到第九位。
因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龐大集團股票于9月6日停牌一日,9月9日復牌。*ST龐大開盤后即有270萬拋單,被打成一字跌停。至昨日收盤時,龐大集團的市值僅剩82.8億元,相比巔峰時期已蒸發了84%;股價也只剩1.24元,如果接下來繼續下跌,是否有跌破1元面值的可能?是否會遭遇“面值退市”的威脅?
由于龐大集團是大盤股,其股東數量極多。截至半年報批露,龐大集團還有37.15萬戶股東,戶均流通股1.76萬股。這37萬不幸“踩雷”的投資者,或許將度過最難熬的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