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與中國一汽“分手” 為小鵬代工又將結束 海馬汽車未來之路如何走?
- 2021年08月12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與中國一汽“分手”后,海馬汽車(昨日收盤價7.74元)與小鵬汽車的合作或許也將終止。日前,小鵬汽車旗下第三大生產基地在武漢啟動建設,產能規劃為10萬輛。
與中國一汽“分手”后,海馬汽車(昨日收盤價7.74元)與小鵬汽車的合作或許也將終止。日前,小鵬汽車旗下第三大生產基地在武漢啟動建設,產能規劃為10萬輛。隨著小鵬汽車武漢基地建設項目啟動,外界紛紛猜測小鵬汽車或將終止海馬汽車為其代工。對此,海馬汽車相關負責人并未否認,他向記者表示,“今年底,與小鵬汽車的代工合作將終止。雙方結束合作僅因雙方簽署的合同將在今年底到期?!?/p>
海馬汽車自2017年以來,因銷量出現斷崖式下滑開始出現虧損,并于2019年4月被“戴帽”,股票代碼變更為“*ST海馬”,面臨退市風險。盡管海馬汽車通過一系列調整,于今年5月成功“摘帽”,但公司旗下新車銷量及經營業績依舊不理想。
“此時小鵬汽車的退出,對于正在努力擺脫困境的海馬汽車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逼囆袠I分析師任萬付表示,與小鵬汽車代工合作終止,海馬汽車將缺少代工帶來的收入,產能閑置或將加劇公司虧損。
與中國一汽、小鵬汽車分手后,單打獨斗的海馬汽車在困境中如何尋求發展,成為其首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或謀求其他合作釋放產能
2017年,小鵬汽車在沒有生產資質的情況下與海馬汽車牽手合作,由海馬汽車代工生產其首款量產車——小鵬G3。
2017年9月30日,海馬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17年9月29日與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鵬汽車)簽署了《小鵬品牌汽車合作制造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雙方將合作開展研發、生產、銷售小鵬新能源汽車。
雙方合作項目內容為,在雙方協商約定的范圍內,小鵬汽車將授權海馬汽車使用其商標和相關技術,生產協議產品,海馬汽車負責協議產品的生產;雙方初步確定協議產品的生產產能為5萬輛/年;首款協議產品于2017年年底前量產。
公開資料顯示,位于鄭州的海馬小鵬智能工廠,占地面積約45萬平方米,總投資超20億元,一期建設產能為15萬輛/年。該工廠是海馬汽車與小鵬汽車攜手共同打造的全新工廠。
2017年10月,海馬小鵬智能工廠量產下線了小鵬1.0版車型,小鵬汽車旗下首款量產車型小鵬G3也誕生于此?!案鶕※i汽車高智能的產品特點,工廠在規劃和建設中引進了大量的智能化設備和控制方案,真正實現智能汽車的生產?!焙qR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萬鋒曾公開表示。
2018年12月,小鵬G3在該工廠投產,并在2019年6月實現了第10000輛小鵬G3下線,小鵬汽車成為從產品上市到第10000輛下線最快的造車新勢力企業。
根據協議,海馬汽車與小鵬汽車簽署的代工合作協議有效期為自《協議》簽訂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不過,《協議》也曾明確,協議到期后,雙方若無異議,本協議自動延續有效。
不過,從小鵬汽車快速布局肇慶、廣州、武漢三大制造基地,并通過購買方式“曲線”獲得生產資質等一系列動作來看,其與海馬汽車的代工合作極可能在《協議》到期后終止?!班嵵莨S是海馬汽車打造的一個智能化汽車生產工廠,并不是為小鵬汽車某款車標準打造,可以根據不同車型、不同款式進行相應調整,生產任何車型?!鄙鲜龊qR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小鵬汽車終止合作后,海馬汽車屆時會再謀求與其他公司合作來釋放產能,或做好自己旗下的車型,提高產能利用率。
對此,任萬付認為,海馬汽車有給小鵬汽車的代工經驗,可以繼續代工其他品牌,或按工業用地進行轉租,這也不失為一種減負的方法。不過,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與小鵬汽車合作終止,對于現在的海馬汽車來說會造成一定壓力。
延續代工可持續性不強
事實上,小鵬汽車與海馬汽車將終止合作早有預兆。早在2017年12月,小鵬智能網聯科技產業園(即肇慶工廠)就已完成奠基,一期年產能達20萬輛,并于2019年9月竣工試產。
隨后,小鵬汽車在2020年通過收購廣東福迪汽車有限公司獲得生產資質,并作為被許可的整車生產企業在工信部發布的第33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予以發布。至此,小鵬汽車自建工廠的生產資質落定,旗下第二款量產車型——小鵬P7量產工作在肇慶工廠正式展開。
由此開始,小鵬汽車自建工廠的步伐也開始提速。2020年9月,小鵬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智造基地在廣州開發區奠基,計劃于2022年底投產;2021年4月,小鵬汽車武漢智能網聯汽車制造基地及研發中心項目落戶武漢經開區,整車項目規劃產能10萬輛,并于今年7月底啟動建設,預計將在2023年投產。
崔東樹表示,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各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重要項目。對于小鵬汽車來說,自建工廠并獲得地方政府支持,相較采用代工模式生產所獲利益更大。
記者查閱小鵬汽車官網發現,當前小鵬汽車旗下有G3、P7、P5三款車型在售,以及一款即將交付的G3改款車型G3i。值得注意的是,小鵬汽車旗下只有G3在海馬小鵬智能工廠生產,而改款后的G3i將不再在該工廠生產。
據了解,G3i車型尾部標識已不再有“海馬”字樣。“今年9月份開始交付的G3i將在肇慶工廠進行生產?!币晃唤咏※i汽車的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小鵬G3仍將繼續由海馬汽車代工生產。
“小鵬汽車離開海馬汽車自主生產,可以更好地對車輛質量、安全等全方面進行把控,降低潛在風險。而作為為其代工的車企,海馬汽車自身沒有太強的核心技術,以及品牌影響力為小鵬汽車加持。如此,雙方延續代工合作的可持續性就會減弱。”崔東樹說。
值得注意的是,小鵬汽車在其港股招股書中,也指明了由海馬汽車代工產品的潛在風險,如“與第三方合作生產汽車須承受運營風險,而我們對此控制有限”;“海馬不符合協定的時間表或遇到產能限制以及質量問題,我們可能遭到延誤”;“成功建立品牌的能力亦可能受海馬汽車質量認知的不利影響”等。
“產品+技術”亟待突破
如果與小鵬汽車終止代工合作為真,那么海馬汽車未來的發展走向是業內關注的話題。
自2017年受銷量斷崖式下滑影響,海馬汽車開始出現虧損后,2018年海馬汽車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并于2019年4月被“戴帽”,股票代碼變更為“*ST海馬”,面臨退市風險。
為擺脫退市困境,海馬汽車通過處置閑置資產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等一系列調整,于2019年扭虧為盈。 今年5月27日,海馬汽車成功摘帽。但通過處置閑置資產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的方法僅是海馬汽車應對退市風險的緊急處理措施,并不能一次性解決其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數據顯示,2020年,海馬汽車虧損超13億元;2021年1~6月,海馬汽車預計虧損0.8億元~1.2億元。
對此,海馬汽車表示,公司雖然業績仍處于低谷,但經過一系列戰略調整,在技術、產品及營銷等領域成效明顯,資產質量優化,經營能力增強,為公司重振打下基礎。
目前,海馬汽車旗下共有四款在售車型,分別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車海馬6P、燃油車型7X和8S,以及純電動車型愛尚EV。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海馬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約為1.6萬輛和1.6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為229.79%和153.39%。
“公司發布的產銷量中,大部分來自為小鵬汽車代工生產的G3車型?!鄙鲜龊qR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旗下海馬7X在海南銷量不錯,海馬8S和6P兩款車型銷量則相對較差。
小鵬汽車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小鵬G3銷量約1.12萬輛。這意味著,小鵬G3銷量就占海馬汽車今年上半年總銷量的近68%。而海馬汽車旗下四款車型銷量僅5000多輛。
由此可見,如果失去為小鵬汽車代工的訂單,海馬汽車工廠閑置產能將進一步加劇,虧損很可能進一步加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車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當前,海馬汽車轉型尚未徹底完成,且新產品銷售沒有明顯起色,一旦與小鵬汽車的合作終止,剛脫離退市危險的海馬汽車,很可能再次陷入困境。
對此,崔東樹認為,海馬汽車的核心問題是沒有屬于自己的核心產品,產品力弱且迭代慢,缺乏市場競爭力。同時,公司先期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較小,基礎沒打牢。
“目前,海馬汽車要做的是集中力量進行核心技術突破,且在技術和產品上區別于其他企業,打造優勢產品?!贝迻|樹認為,海馬汽車還需要尋找到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細分市場發力,快速搶占市場,提升產品市場占有率,這樣才能提升其工廠產能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