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首日破發 理想汽車如何撐起2400億港元市值
- 2021年08月13日 來源:中新經緯
提要:8月12日,理想汽車登陸港交所,開盤報118港元,與發行價持平,隨后盤中破發,一度跌至115.5港元,收盤報117港元/股,跌0.85%,總市值2400億港元。
8月12日,理想汽車登陸港交所,開盤報118港元,與發行價持平,隨后盤中破發,一度跌至115.5港元,收盤報117港元/股,跌0.85%,總市值2400億港元。
理想汽車也成為小鵬之后,第二家回到港交所上市的造車新勢力。2020年7月30日,理想汽車正式以“LI”為證券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此番登陸港股距其在美上市僅相隔一年。截至美國時間8月11日收盤,理想報30.72美元,總市值276億美元。
增速乏力
招股書顯示,理想汽車在2018年、2019年、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2.84億元、1.51億元、94.6億元;凈虧損分別為15.32億元、24.39億元、1.52億元,三年總計凈虧損41.2億。而在2021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已凈虧損3.6億元。
就2021年第一季度數據來看,在“蔚小理”三家造車新勢力中,理想增速相對乏力,同時也是最“缺錢”的一家。
根據三家新勢力車企公布的財報,一季度蔚來交付20060輛汽車,同比增長423%,環比增長15.6%;小鵬交付13340輛汽車,同比增長487%,環比增長3%;理想交付12579輛汽車,同比增長334.4%,環比下跌13%,是唯一一家環比負增長的車企。
在營收增速上,理想亦未能超越蔚來、小鵬。2021年第一季度,蔚來汽車營收79.82億元,同比增長482%;小鵬汽車營收29.51億元,同比增長616%;理想汽車營收35.75億元,同比增長310%。
而在第一季度現金儲備方面,蔚來為475億元,小鵬為362億元,理想則是303億元。
理想汽車總裁沈亞楠在理想汽車香港上市儀式后的媒體溝通會上說,此次港股募資后主要是用于補充現金儲備,以便支持未來的研發計劃。
增程、純電兩條賽道燒錢
招股書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的研發費用為1.9億元,在2021年第一季度,這一數字已增至5.2億元。
不過在未來的研發投入上,理想還得燒更多錢。
從2018年10月理想ONE發布以來,理想的產品體系中仍然只有一款在售車型。單一標準配置、統一價格的理想ONE為理想減輕了生產、銷售等方面的負擔,但是,單一產品布局也會帶來風險。
在招股書中,理想汽車表示,其業務目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理想ONE,未來新車型若未能及時推出或不受市場歡迎,或車型不能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等因素,將會對理想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不僅如此,理想ONE作為一款增程式電動車,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政策風險。北京已出臺相關政策,停止向增程式電動汽車發放政策補貼;在上海,增程式電動汽車則已無法享受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理想車主需通過拍賣獲取牌照。
從招股書中不難發現,理想也早已意識到單一增程式車型所帶來的風險。
據招股書,理想將研發高壓純電動汽車技術、平臺及未來車型、智能汽車及自動駕駛技術、未來增程式電動車型。
也就是說,未來的理想將要在純電動技術和增程式技術兩條賽道上不斷燒錢。
招股書顯示,理想計劃在2022年于X平臺推出一款全尺寸豪華增程式電動SUV車型,并于2023年基于這一平臺再推出另外兩款SUV車型。
同時,在純電動車型方面,理想正在開發兩個高壓純電動車型平臺——Whale和Shark,預計自2023年起,這兩個平臺每年還將至少推出兩款高壓純電動車型。
在未來兩年內,理想要基于3個平臺研發出3款增程式車型和2款純電動車型。理想方面在溝通會上表示,每款車投資大約在25億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車總裁沈亞楠在理想汽車香港上市儀式后的媒體溝通會上表示,內部在研討回歸A股可能性。
新勢力造車是門燒錢生意。一位新能源車研發人員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理想之后兩年要做3個平臺,還計劃推出5款新車,在研發上的燒錢速度將是驚人的。”
此外,作為新入局者加入到純電動車跑道上,理想還面臨著龐大的市場開發、基礎設施鋪設費用。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理想ONE走的是增程式技術路線,對于充電基礎設施要求不像純電動車那么高,這也就導致了理想沒有像特斯拉和蔚來那樣的充電網絡。
2021年2月,理想汽車CEO李想曾在公司內部信中表示,理想汽車2025年的戰略目標是占據20%的電動車市場份額,位列中國市場第一。要實現這一目標,理想要做的不僅僅是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