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鐵工業2018年實現凈利潤14.81億元 擬10派1.15元
- 2019年03月28日 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中鐵工業發布2018年年度報告。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8.98億元,同比增長12.6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81億元,同比增長10.56%。
3月27日晚間,中鐵工業發布2018年年度報告。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8.98億元,同比增長12.6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81億元,同比增長10.56%;基本每股收益0.67元。公司擬每10股派送現金紅利1.15元(含稅)。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中鐵工業實現新簽合同額308.4億元,同比增長23.2%。
對于營業收入增長的原因,公司稱主要系公司盾構市場前期充裕的在手訂單在本年轉化為收入,同時本年大型鋼結構項目完工較多,整體收入穩步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正在從事的新興業務包括新制式軌道交通車輛業務和環保業務。2018年,公司重組成立中鐵磁浮,合資設立了中鐵軌道,完成磁浮車輛和跨座式單軌車輛的樣車研制,目前正在積極推動項目落地;另外,公司成立了中鐵環境,正式進軍環保領域。
年報顯示,隨著我國城鎮化、特色小鎮快速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以跨座式單軌、懸掛式軌道交通、磁懸浮等為代表的新興軌道交通呈現出需求窗口期。2019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出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統籌考慮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布局,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通勤圈,在有條件地區編制都市圈軌道交通規劃,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保守估計,未來10年國內擬建的各類新型軌道交通線總長超過2萬公里,總投資達4萬億元。
在發展戰略中,公司表示,將積極開展系列車型的科學研究,不斷提升新產業子公司的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水平,開展市場營銷和產業資源配置,投資磁懸浮項目、跨座式單軌項目,以項目帶產業,發揮中國中鐵全產業鏈優勢。其中,中鐵軌道在實現“新時代號”跨座式單軌樣車下線等階段性目標的基礎上,圍繞“項目落地、產品多元、管理提升”的新目標,全力開拓市場,力爭項目早日落地;中鐵磁浮在優化和改進樣車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向工程化轉化,開展地鐵磁浮、
貨運磁浮、公路磁浮、懸掛磁浮等新產品的研究,初步形成科研核心競爭力,力爭實現由技術向產品、由產品向項目、由項目向產業轉化的適宜道路。
在經營計劃中,公司表示,2019年公司預計實現新簽合同額350億元,營業總收入196億元,營業成本15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