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ETF上市后份額集體縮水
- 2022年05月23日 來源:中國網
提要:據統計顯示,截至5月20日,2022年之前成立的610只老非貨ETF中,有445只最新基金凈值規模較發行時出現縮水,占比七成以上。其中,只有96只規模較發行時翻倍,占比不足兩成。
來源:中國基金報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整體表現欠佳,ETF基金品種首當其沖?!靶掳l”遇冷,新成立的ETF也絕大部分出現份額縮水。存量市場也有七成ETF較最初發行規模出現縮水。
據統計顯示,截至5月20日,年內53只新成立ETF發行規模合計191.7億元,較去年同期93只ETF合計653.42億元的發行規模縮水超七成。與此同時,新成立的ETF在上市后絕大部分基金份額較成立時出現縮水,縮水最快的ETF上市兩個交易日份額便減少過半;縮水比例最大的ETF上市兩個多月份額僅剩不到5%。
數據顯示,53只新ETF中,除1只上周五剛上市、3只未上市外,其余49只上市后均出現份額縮水。
年內新成立的ETF中,只有3只發行規模超過10億份,多數產品成立份額在2-3億份。截至目前,53只新ETF中有25只基金份額較成立時減少超2億份,份額仍在2億份以上的只有11只,5000萬份以下的有17只。若以最新基金凈值計算,經過份額大幅縮水后,已有24只新ETF淪為不足5000萬元的“迷你基”,占比超過45%。
實際上,大比例縮水的情形也出現在今年以前成立的老ETF中(目前已有上百只老ETF進行過基金份額折算,以基金凈值規模為基準進行統計)。
據統計顯示,截至5月20日,2022年之前成立的610只老非貨ETF中,有445只最新基金凈值規模較發行時出現縮水,占比七成以上。其中,只有96只規模較發行時翻倍,占比不足兩成。
然而,一些頭部產品規模仍然長期持續增長。2004年12月成立的華夏上證50ETF由54.35億元的發行規模增至496.74億元,累計吸金441.39億元,規模增幅高達812%;2013年2月成立的南方中證500ETF由11.48億元的發行規模增至392.45億元,累計吸金380.98億元,規模增幅高達33.20倍;2017年1月成立的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由3.01億元的發行規模增至340.38億元,累計吸金337.37億元,規模增幅超過100倍。此外,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華夏滬深300ETF、華寶中證全指證券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華安上證18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等17只自成立以來吸金規模都超過100億元。
截至5月20日,規模出現增長的ETF自成立以來累計吸金6613.78億元,其中規模增量前20的ETF合計吸金3861.92億元,占比近六成,排在前30的ETF合計吸金4730.98億元,占比超過七成。
“相較于海外市場,中國的ETF發展空間還很大。不過,目前來看,國內主流指數寬基產品已接近飽和,部分熱門賽道也逐漸變得擁擠?!北本┮晃恢笖祷鸾浝肀硎荆S著馬太效應會變得更加明顯,即便仍然可以在更加細分領域或前瞻性領域追趕機會,但最終也只有少數有代表性的產品能夠脫穎而出。
不過,也有基金經理認為,國內ETF的格局還遠未到終局階段,僅出于完善產品線的考量,作為工具型品種的ETF也是一個不能隨便放棄的領域,尤其是細分領域仍有機會借助市場的東風順勢而起。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