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威股份可轉債18日開啟申購 擬募50億投入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
- 2019年03月18日 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3月18日,通威股份可轉債(通威轉債)優先配售將開始網上申購,此次可轉債的發行規模為50億元,每張面值100元,總共是5000萬張。
3月18日,通威股份可轉債(通威轉債)優先配售將開始網上申購,此次可轉債的發行規模為50億元,每張面值100元,總共是5000萬張。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通威可轉債發行是按照面值發行,債券期限為六年,到期的贖回價格是110元每張。通威轉債的初始轉股價現在確定是12.44元,轉股期是為此次發行結束之日起六個月后,即從3月22號開始算六個月以后可以轉股。
記者了解到,通威股份此次可轉債募投項目將分別投入到包頭和樂山兩地的高純多晶硅項目,意在繼續降低生產成本,在深度洗牌的光伏行業中搶占有利位置。
擴大生產規模做強成本優勢
3月15日,通威股份可轉債發行進行網上路演,參與全程直播。
在路演活動中,通威股份副董事長、董秘嚴虎表示,根據通威股份的長期戰略目標,第一是打造世界級的安全水產品供應商,第二是打造世界級的清潔能源綜合運營商。在通威股份兩大主業的六大板塊中,通威水產飼料、通威多晶硅和通威電池片目前已經作為龍頭產品進入全球前三。
根據規劃,此次的通威可轉債募投項目將分別投入到包頭和樂山兩地的高純多晶硅項目。待投資項目達產后,通威股份的高純多晶硅每噸成本將降到現金成本3萬以下,制造成本4萬以下,全成本5萬以下。
嚴虎表示,目前多晶硅產品價格已經到了市場最低的狀況,全球包括通威股份在內的老項目只有3家企業賺錢,而且只有百分之十幾的毛利潤。在此背景之下,通威股份在包頭和樂山的新項目仍可以保持35%-40%的毛利。相比而言,國外很多多晶硅企業普遍只有不到70%的開工率,甚至出現全面在虧的現金流的現狀,多晶硅行業正在加快深度洗牌的步伐。
據通威股份證券部部長嚴軻介紹,目前,通威股份已在多晶硅產業形成了8萬噸產能。其中,包括樂山的2萬噸老產能,以及包頭和樂山兩個新項目(此次可轉債的募投項目)已經投產的合計6萬噸的新產能,品質上不僅達到了P型晶硅的訴求,還將進一步達到N型品質的要求。
在電池片板塊,通威股份現有的12個GW產能里面,包括3個GW的多晶,以及9個GW的高晶電池,通威股份已經實現連續50多個月每個月持續盈利。成本方面,通威股份單瓦的成本已做到低于行業平均水平40%左右。通過速度轉化效率的提升和工藝的提高,再加上精細化管理的跟進,通威股份的非硅成本還有進一步的下降空間。
在包頭和樂山兩個多晶硅項目建成之后,未來兩年,通威股份多晶硅還有二期的6萬噸正在規劃之中,而電池片也將達到逐步達到30個GW的產能。通威股份表示,隨著終端平價上網的步伐越來越近,漁光一體,漁電雙豐收的效益也將進一步顯現。
漁業和光伏雙產業協同發展
對通威股份未來的產業發展,嚴虎進一步指出,通威股份已確定了未來十年的戰略發展目標,那就是要堅定的發展漁業和光伏兩大戰略產業。未來,通威股份將不斷做大做強產業和產品,實現回報股東、實業報國的企業愿景。
在中短期發展中,三年到五年時間里,通威股份將以光伏發展為主。嚴虎表示,從2014年以來,中國飼料業已連續幾年出現下降和持平發展,已經進入一個穩定的發展階段,這是行業規律確定的。
因此,通威股份也堅定不移轉向水產養殖,從養殖業和食品加工業和貿易業來看,目前仍然是非常分散和落后的。但隨著大批飼料上市公司介入,養殖業已得到了較大快速的增長和發展,但是水產品養殖還仍然處于非常落后的階段,恰恰通威股份也是最大的發展空間。
通威股份認為,隨著全社會對食品安全這幾年高度關注重,預計在未來五年以后,農牧業和食品業的發展,又會給行業增加新的發展機會。
正是在這種基礎上,通威股份在發展戰略也積極順應行業的發展趨勢,近期的三到五年,上市公司重點是發展光伏主業,并積極推動農牧業進入養殖和食品加工布局。預計到五年以后,隨著通威股份旗下光伏業務進入穩定發展洗后,上市公司將會把重點放在養殖和食品加工行業。
在運營上方面,通威股份透露,上市公司的優勢里面就是兩大行業的六個板塊都是高度的專業人員運營。目前,通威股份董事會層面已經形成了兩個產業跨界協同的戰略發展的共識,而且會增強各自的競爭力。這種協調主要體現在多晶硅與電池片,電池片與組件,甚至于電站的協同,然后電站與漁業養殖的協同,漁業養殖和飼料的協同,漁業養殖和食品加工貿易的協同。
如今,通威股份正積極推動和完善農業、光伏兩個完整產業鏈的打造,未來的全面協同發展也是上市公司綜合競爭力的體現,兩個產業將通過“漁光一體”結合在一起。
“在農業板塊差一點的時候,通威可以通過光伏反哺農業,光伏如果進入穩定發展階段以后,農業可能又來彌補光伏,所以我們可以很好地協同兩大產業之間的發展?!眹阑νㄍ煞菸磥韮纱髴鹇援a業的發展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