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豐牧業總裁丁云峰: 雙產業鏈模式熨平農牧業周期性波動
- 2020年04月17日 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禾豐牧業總裁丁云峰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主營業務已從傳統飼料業務擴展到肉禽產業化、生豬養殖等領域,形成了“以飼料業務為基礎,肉禽與生豬共同發展的雙產業鏈”模式。
禾豐牧業總裁丁云峰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主營業務已從傳統飼料業務擴展到肉禽產業化、生豬養殖等領域,形成了“以飼料業務為基礎,肉禽與生豬共同發展的雙產業鏈”模式。公司業務布局豐富,且各環節相互協同,熨平產業鏈的波動,規避農牧產業周期性風險。
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禾豐牧業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飼料企業,也是北方最大的農牧企業集團之一。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177.92億元,同比增長12.96%;實現歸母凈利潤11.99億元,同比增長117.3%。自2014年上市以來,公司連續六年保持收入與利潤雙增長,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3%、38%、42%。
起家的飼料業務始終被禾豐牧業作為發展基礎。丁云峰指出,近年來根據市場變化,適時調整飼料產品結構,持續擴大利潤水平高的產品比例。2019年禾豐牧業控股及參股企業合計生產飼料496萬噸,同比增長17%;合并范圍飼料銷量為261.76萬噸,同比增長11.29%。其中,豬料銷量逆勢增長,禽料、反芻料、水產料銷量均實現歷史性突破。盡管存在非洲豬瘟的不利影響,但公司飼料銷量及毛利率實現雙增長。
目前,肉禽產業已成為禾豐牧業主營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12年發展,通過40余家控股及參股公司,禾豐牧業形成了涵蓋肉種雞養殖、孵化、飼料生產、商品代肉雞養殖、肉雞屠宰與加工、調理品與熟食深加工等業務環節的完整產業鏈,生產規模、產能配套能力、盈利能力均穩步提升。按照控股和參股公司的屠宰總量計算,禾豐牧業躋身中國白羽肉雞行業第一梯隊。公司計劃利用5-8年時間達到年加工10億只白羽肉雞規模。
2019年受非洲豬瘟影響,豬肉供應量下降明顯,豬肉價格上漲,禽肉替代需求顯著增加,肉禽產業鏈整體價格水平持續上行。2019年禾豐牧業控股及參股企業合計養殖白羽肉雞4.21億羽,同比增長36%;合計屠宰白羽肉雞5.24億羽,同比增長15%;合計生產肉雞分割品133.8萬噸,同比增長18%;調理品全年產銷1.5萬噸,同比增長52%。
進入生豬養殖領域后,禾豐牧業計劃利用5-8年實現肉禽與生豬產業鏈“雙輪驅動”模式,并確立了生豬業務的核心戰略地位。2019年禾豐牧業積極發展優質種豬繁育及種豬、仔豬銷售業務,拓展以“公司+家庭農場”為模式的育肥豬放養及自養業務,培育生豬屠宰等產業鏈延伸業務。當年禾豐牧業控股及參股企業出欄生豬27萬頭。
三大業務協同發展
目前禾豐牧業立足農牧領域,飼料業務、肉禽產業化業務和生豬養殖業務構成“橫向多元化、縱向一體化”的戰略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防控期間,各地相繼關閉活禽市場,交通物流與終端消費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而肉禽業務是禾豐牧業的重要利潤來源之一,但公司仍取得優異成績。
2020年第一季度,禾豐牧業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億元至2.9億元,同比增長98.58%至105.67%。
禾豐牧業表示,飼料業務量利雙增,飼料總銷量同比增長47%;同時,生豬價格高位運行,生豬養殖業務成為一季度利潤貢獻增量;肉禽業務積極復工,白羽肉雞養殖和屠宰規模持續增長。受疫情影響肉禽業務利潤有所下降,但仍為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
“業績持續增長得益于公司的戰略布局。農牧行業周期性明顯,企業發展不能坐等高景氣周期,而在行業低谷時陷入被動。平抑周期波動,最大限度降低經營風險,確保持續穩定增長是關鍵。”丁云峰說。
為此,公司在穩健發展飼料業務的同時,大力推進肉禽和生豬產業化業務,打造肉禽與生豬產業鏈互補型的經營模式,各業務板塊互相支撐、協同發展。肉禽與生豬業務一定程度的錯峰,可以有效削減行業周期波動帶來的風險。
“縱向精深方面,一體化經營模式是農牧企業發展方向。”丁云峰說,“公司在原料貿易、飼料、養殖、屠宰、食品深加工等業務方面,形成了一條具有競爭力和風險防控能力的產業鏈,各環節相互協同,熨平產業鏈的波動。”
擴大生豬養殖規模
禾豐牧業深耕飼料和肉禽領域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管理優勢、人才優勢、技術優勢。
在生豬養殖領域禾豐牧業是“新來者”。“開展生豬養殖業務,主要基于長期戰略規劃,看到了行業發展趨勢和自身優勢所帶來的機會。公司在飼料和肉禽領域積累的優勢,可以為生豬養殖提供有益借鑒。”丁云峰說。
近年來,生豬養殖呈現“南豬北移、東豬西遷”的趨勢。東北地區成為生豬養殖布局的戰略要地。禾豐牧業總部位于遼寧,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同時,公司在養殖技術、人才隊伍、產業經驗等方面均已有儲備,具備擴大生豬養殖業務規模、搶占市場份額的內在條件。
丁云峰表示,非洲豬瘟對生豬養殖行業造成巨大沖擊,但同時伴隨著機遇。豬周期提前觸底、強勢反彈,豬肉供給存在巨大缺口,豬肉價格未來一段時間或保持較高水平,行業周期上行,布局生豬養殖正當時。
廣發證券指出,養殖規模化的核心推動力,來自于生豬養殖的機會成本上升,非洲豬瘟疫情導致普通散養戶面臨更大的壓力。規模養殖企業在防疫意識、生物安全控制能力等方面具有優勢;同時,生豬養殖需要重資本投入,這些方面散養戶處于明顯弱勢。優質企業市占率提升空間較廣闊,具有較強生物安全防控能力與管理能力的公司有望充分享受紅利。
在此背景下,禾豐牧業加快擴大生豬養殖規模,計劃2020年出欄生豬60萬頭。公司撫順上年種豬場一期于2019年4月正式運營,目前已向市場銷售優質商品仔豬;撫順關門山種豬場項目于2019年12月投產,預計2020年10月開始出售商品仔豬;吉林荷風種豬繁育基地項目于2019年12月投產,預計2020年7月開始出售商品仔豬;凌源李家營子村種豬場項目已開始籌建,預計整體項目2020年年末竣工;與佳和農牧合作的黑龍江區母豬場及育肥場預計于2020年逐步釋放產能,華北區母豬場項目計劃于2020年3-4季度陸續投產引種;敖漢旗50萬頭生豬產業化項目已進入規劃設計期,計劃2020年秋季動工。此外,公司在河南洛陽、林州、通許等地不同規模的母豬場項目正在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8月后將陸續建成投產。
丁云峰表示,生豬養殖項目堅持高標準原則,在非洲豬瘟防控的硬件設施、消殺體系等方面均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同時,公司著力推動品系選擇與育種、飼料營養與供給、飼養管理等工作,實現全方位系統性運營,生豬養殖業務有望復制公司的傳統優勢成為重要戰略業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