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三季度營收264.83億,洋河股份鍛造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 2022年10月28日 來源:中國網
提要:穩健增長背后,最離不開的是洋河股份數年來專注于“內功的修煉”,其在品質、產品和品牌三個維度持續創新,令其獲得了“如有源頭活水來”的活力和能量。
10月27日,洋河股份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4.83億元,同比增長20.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0.72億元,同比增長25.78%;扣非后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8.43億元,同比增長29.10%。2022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5.75億元,同比增長18.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1.78億元,同比增長40.45%;扣非后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2.01億元,同比增長30.83%, 交出了一份營收、凈利潤雙增長的成績單。
穩健增長背后,最離不開的是洋河股份數年來專注于“內功的修煉”,其在品質、產品和品牌三個維度持續創新,令其獲得了“如有源頭活水來”的活力和能量。
立足三個維度,“動力引擎”再加速
近日的洋河酒廠,每一片土地都升騰著干事創業、高質量發展的滾滾“熱潮”。營銷人員全力以赴全力沖刺目標、釀酒匠人爭分奪秒忙生產、包裝車間加班加點齊奮戰……又到了年底白酒消費高峰期,洋河股份“百日大會戰”專項行動吹響了新一輪發展的號角,全力奪取“穩中高質量、進中可持續、好中更健康”的全面勝利。
回顧今年一年的發展,在“二次創業”的關鍵之年,洋河股份堅定按照“雙名酒、多品牌、多品類”的發展戰略,依然保持著穩健、高質量的增長態勢,創新發展碩果累累。
一直以來,行業對洋河股份的評價幾乎都集中在一個字上,那就是“穩”?!胺€”字當頭,洋河股份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增長曲線,并將“穩健”作為一種戰略定力,融進了品牌文化的內核中。但這背后還應看到的是,洋河股份并非只是“求穩守成“,這種“穩”不是墨守成規的,而是緊跟著市場風向,并在機遇中尋求新動能的一種大智慧。
此前,洋河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雙溝酒業董事長張聯東在講話中強調,“夢想洋河”將以向善的基因和向上的精神,用高品質的好產品去守護人民高品位的新生活。2021年初,剛上任的董事長張聯東就開始帶領洋河股份,全力推進“品質革命”,從產品升級到品牌塑造再到渠道精耕,洋河股份一直在以“行穩致遠”來統籌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
從2019年開始,洋河股份主動進行戰略性調整,動作之一就是產品品質升級:全面升級的“夢之藍M6+”于2019年年底上市,并開始向全國推廣,此外,天之藍、夢之藍M3水晶版也相繼完成升級上市。今年上半年,2022版海之藍第六次煥新上市;夢之藍手工班(大師)上市,以全新產品定義高端。與此同時,頭排蘇酒、貴酒世家等產品相繼發力品類條線……至此,洋河股份“高端引領品牌、主力增長品牌、大眾基石品牌”產品線更加清晰。
在夢之藍高端品牌塑造上,洋河也持續發力。今年以來,夢之藍在中國外交官文化之夜、撒馬爾罕上合峰會等國際舞臺頻頻亮相,洋河攜手國際大事件塑造夢之藍高端品牌形象的戰略舉措逐步落實。
從品質、產品和品牌這個三個維度的支撐中,我們就能清晰地看到洋河股份穩健增長背后的戰略定力和創新動力。
長線價值凸顯背后的定力和動力
三季度報從數據上展現了洋河的階段經營情況,而更深入地進行企業調研,也讓我們更直觀地感受到洋河股份對趨勢的把握,對市場的感知,以及如何去變革、突破、創新。這些面對外部沖擊擾動的自我恢復和調節,正是洋河的韌性所在。
其實,相較于其他特質,“韌性”更難能可貴——它不僅僅是堅強不屈,更是在逆境中蓄積力量。稻盛和夫曾用竹子的生長比喻企業的發展,說經濟繁榮時,企業只是一味地成長,沒有“節”,成了單調脆弱的竹子。但是由于克服了各種各樣的蕭條,就形成了許多的“節”,這種“節”才是使企業再次成長的支撐,并使企業的結構變得強固而堅韌。
國盛證券認為,洋河股份在張聯東的帶領下,產品和渠道端進行全方位改革,產品力穩固提升,渠道改革迎來正向反饋,未來在多因素共振的背景下,洋河股份勢能有望迎來進一步的提升,并看好洋河股份未來產品結構持續升級,渠道結構持續優化。
在水流湍急的航道中,只有堅定不移的磐石才能更長久地砥柱中流,立于浪尖。洋河股份不畏外界干擾,不徐不疾地打造著自身品質優勢、品牌優勢、文化優勢,或許正是這份堅韌,這種長期主義價值觀,才是撬動洋河股份持續向上發展的根本支點,更是其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樣本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