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不松勁 復工復產態勢好——汾西礦業全力推進復工復產側記
- 2020年03月04日 來源:中國焦點新聞網
提要:“3月2日集團公司正常生產單位的安全生產、環保穩定等各項工作正常,停工停產單位的復工復產進展順利。”在3月3日早調會上,汾西礦業生產處有關人員在通報前一天安全生產經營情況時這樣說。
“3月2日集團公司正常生產單位的安全生產、環保穩定等各項工作正常,停工停產單位的復工復產進展順利。”在3月3日早調會上,汾西礦業生產處有關人員在通報前一天安全生產經營情況時這樣說。
近段時間以來,汾西礦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山西省政府推進復工復產部署,按照省國資委和山西焦煤的統一安排,堅持防疫復工“兩手抓”和“雙到位”,在扎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做好正常生產單位穩定運行、推進停工停產企業復工復產,做到了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手抓、兩手硬。
筑牢防控鏈,全面防疫情
汾西礦業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堅持分類管理、精準施策,嚴格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和緊急情況隨即報告,每天按時收集匯總疫情防控信息、動態掌握具體情況,切實做到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全方位做好對職工家屬的疫情防控工作。
隨著各礦井單位有序恢復正常生產,汾西礦業對所有職工近期行動軌跡、身體狀況等進行全面摸排,并建立個人檔案,實行“一人一檔”管理,做到了動態直觀管理、嚴防輸入風險。重點關注從湖北返回礦區的184人以及密切接觸人員的管理工作,安排專人每天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精神狀況和生活情況,強化人文關懷,確保情緒穩定。
在全面掌握職工情況的同時,切實加強工作場所的防控管理。在香源煤礦,該礦在大門、辦公樓、井口、食堂、澡堂等多處,都設置體溫檢測點,對所有進入員工進行體溫檢測和消毒管理。位于呂梁地區的孝義市轄區內的曙光煤礦,將分散居住在縣城的790余名員工,全部集中到礦區職工宿舍,每天做好生活和防疫物資供應。這種主動封閉式管理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好評。
汾西礦業要求各礦井的職工餐廳對飲食原料米面油、蔬菜、肉類反復核查檢驗,全面推行分餐制;對所有生產一線、辦公區域、通勤車輛等,每天定時全面消毒;積極籌備口罩、消毒液、預防藥品等物資,納入特殊時期員工勞保范疇免費發放……
嚴密的防疫安排、細致的防控措施,解除了煤礦職工的顧慮,讓大家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截至目前,汾西礦業復工上崗人員以一線生產和技術人員為主,而各級管理崗位和后勤服務崗位根據滿足需要、能少則少的原則,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
穩定生產鏈,精心促運行
汾西礦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科學高效組織安全生產經營。經過近幾年大力推進智慧礦山建設,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系統,在汾西礦業的煤炭生產、洗選加工、運輸銷售、民爆化工、裝備制造等單位落地生根,并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了巨大效能。
在總調度室,通過視頻可以看到各單位的現場生產情況,得益于安全生產視頻管控平臺。據了解,這個平臺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可視化等先進技術,構成“看得見、管得了、控得住”的管理模式,在電腦、手機APP上都可以實現零距離了解現場情況。
汾西礦業在疫情防控的同時,最大化釋放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機械化的優勢,同時合理調配人員、積極優化生產組織,在確保安全穩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障了生產經營,減少了疫情的影響。截至2月底,汾西礦業已有14座礦井正式復工復產,新產業工業園區也逐步恢復生產。
暢通運輸鏈,全力保供應
在疫情防控前期,由于受各地交通管控等因素影響,造成產品銷售受制約及生產物資不能及時供應到位。汾西礦業積極發揮產業協同、區域協同優勢,及時化解短時困難。對于一時難以運輸的煤炭,優先供應兄弟單位使用;對于暫時短缺的生產物資,在集團內部單位調劑使用,有力保證各礦井正常生產。
同時,汾西礦業充分發揮近幾年大力實施“公轉鐵”的成效,最大限度發揮鐵路運輸的效能。以疫情最為嚴重的春運期間為例,各集發運站點共發運25列,1313車,88532噸;“三礦一廠”共發運74列,4070車,264550噸;港口入洗8220噸,出港60386噸,有力保證了煤炭正常銷售。
汾西礦業全力保障包括馬鋼在內的戰略合作伙伴生產所需煤炭。啟動保供應急預案,組織所屬柳灣煤礦、水峪煤礦、賀西煤礦、雙柳煤礦等主力生產礦井,合理調整生產布局,調控銷售去向,將煤炭優先供應給戰略合作大客戶。
面對運輸困難、省外客戶用煤緊張的實際情況,汾西礦業不等不靠,積極對接梳理有關客戶,結合內外部需求實際,及時與內部礦井溝通,合理調整煤炭產品結構,對煤炭生產各個環節進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再調度,狠抓現場管理、責任落實、煤質管控,有力保障了安徽當地電力和鋼鐵企業生產需要,彰顯國企的責任和擔當。馬鞍山鋼鐵集團等企業近期紛紛發來感謝信,對汾西在特殊時期能夠千方百計做好能源保障,給予高度贊揚。(王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