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優教育:永葆教育的“本心”
- 2020年03月12日 來源:中國焦點新聞網
提要:在我們國家,有不少人讀了名牌大學之后就感嘆,北大畢業也只是等于零。因為那四年聽課做的筆記,到頭來在質量和深度上還不如上網查來的周全、方便、透徹,忽地有一種讀大學上當感。其實,這只是錯誤理解教育的結果。
正文改編自今日頭條:《教育的本質》
對教育的認識,我們人類其實繞了很大的圈子才有了今天的認識:教育的本質是回歸人
在我們國家,有不少人讀了名牌大學之后就感嘆,北大畢業也只是等于零。因為那四年聽課做的筆記,到頭來在質量和深度上還不如上網查來的周全、方便、透徹,忽地有一種讀大學上當感。其實,這只是錯誤理解教育的結果。
真正在大學里所學到的東西,絕對不只是那些聽課筆記和幾場報告,而是那些你要學會利用的圖書資料,還有充滿智慧的同伴和教授、學者,你們要在一起互相交流、反復駁難,碰撞出新的思想智慧來,而這些東西往往在成績中并不能完美的體現。所以說,教育中真正有價值的部分,常常不是能夠看見的那些,是那些隱藏于深水之下的冰山,而非漂浮在水面上的那一角,那種交流與活動的過程,才是真正的在受教育。
林語堂說,牛津最牛的學生就是那些接受導師“噴煙”機會最多的學生,天才學生就是這樣被“熏陶”出來的。這里的“噴煙”和“熏陶”實際上代指的是學生與老師進行真正交流的機會,一句話將教育的本質演繹得精妙絕倫。
我們從小學到中學一直都在講求規模效應,轟轟烈烈的追求所謂的“優質”,但是真正到了大學、到了即將步入社會的時候,我們必須回歸教育的本質,去找尋“真”的東西。賽優教育始終堅持以提高學員的職場競爭力為辦學目的,不斷優化培訓體系,學員除了能夠享受多樣化課程之外,還可與深耕各自領域數十年的行業大牛實現靈動的線上交流,確保每一位學員在獲得職業資格的同時實現職場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