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不避難、真抓實干,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天津監管局深入實施“四新”工程創新打造“科技—產業—金融”新循環天津樣板
- 2024年05月28日 來源:中國網
提要:在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迎難而上、主動作為,立足天津實際,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具有天津特色的探索實踐,著力解決科技創新企業急難愁盼問題,以金融創新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引領天津金融業積極探索打造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天津實踐。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天津監管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踐行“四個善作善成”重要要求,深入實施“四新”工程,在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迎難而上、主動作為,立足天津實際,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具有天津特色的探索實踐,著力解決科技創新企業急難愁盼問題,以金融創新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引領天津金融業積極探索打造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天津實踐。
一、“科技—產業—金融”試點推動新循環
天津監管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堅持監管姓監,寓監管于服務,以監管促發展,與天津市有關部門密切合作,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科技—產業—金融”新循環試點,指導金融機構主動了解科技創新企業發展規律,及時響應融資需求,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政策支持,滿足企業需要,實現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金融創新之間的互相賦能、相互促進,推動形成以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通過新循環試點工作,著力解決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過程中遇到的新瓶頸、新問題:一方面,針對輕資產企業融資不解渴問題,引領金融機構細分深耕產業賽道,提升投研風控能力,讓銀行與企業無障礙對話,看懂產業發展脈絡,真正做到“能貸愿貸敢貸會貸”。另一方面,針對成立三年以下的初創期企業融資堵點,引導金融機構細分企業生命周期賽道,加強與資本市場銜接,提升協同能力,統籌防風險、促發展。
二、監管引領“三變三新”
天津監管局通過監管引領推動金融機構實現“三變三新”。
一是主動“識變”,錨定“新賽道”。通過動員宣講、“一對一”走訪,各機構黨委班子更加深切領悟到新時代新發展格局下,構建“科技—產業—金融”新循環的重要性緊迫性,更加準確把握金融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轄內部分金融機構成立了由黨委班子一把手掛帥、覆蓋前中后臺的試點工作專班,建立了跨部門試點工作機制,結合國家戰略導向和各自優勢細分產業和周期賽道,謀篇布局科技金融這件難而正確的事,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二是積極“應變”,探索“新邏輯”。通過監管引領,各機構以金融模式之變,積極順應經濟模式之變、科創模式之變,經營邏輯從“審報表”到“查三表”,從“線下”到“線上”,目前正在探索從“信息”到“認知”的第三次突破,通過重塑組織架構,優化審批流程,創新產品服務,改變舊循環下“壘大戶”“重抵押”“第三方引流”等粗放發展模式,提升新循環下縱向至整條產業鏈的內涵式發展能力。
三是勇于“求變”,培育“新能力”。通過探索設立科創支行等特色機構、建立專業人才團隊、豐富產品供給、前移服務端口、規范業務管理等十一個點位任務,推動各機構有選擇、有重點地找準切入點,通過引育專業復合人才,完善創新評價體系,發揮“股、債、貸、保、基”多層次金融市場作用,主動破解銀行追求收益確定性與科技創新不確定性之間的矛盾,在細分賽道內深耕投研、風控、協同三種能力。
三、“四張清單”暢通銀企對接
天津監管局通過建立監管“四張清單”:即天津本地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企業、產品、投資機構、差異化管理“四張清單”,暢通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創新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建立完善“企業清單”。天津監管局與天津科技、工信、發改、商務等部門深化信息共享,建立天津科技創新企業清單庫并定期維護,目前在庫企業已達1.8萬家。同時,對企業實施9級分類管理,量化維度包括知識產權、研發投入、科技人才等七項,可作為銀行增信要素嵌入風控模型。
二是發布升級“產品清單”。歸集轄內48家銀行300多款科技創新支持產品,上線“科技創新”模塊,發布“津惠通”小程序并入駐天津市政府政務服務平臺“津心辦”APP首頁,用戶可按自身資質選擇適用專屬產品。
三是積極用好“投資機構清單”。天津監管局聯動天津證監局,由天津市銀行業協會與天津市基金業協會合作,制定區域性投資機構清單,并支持銀行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將清單納入本行白名單,探索“見投即貸”。目前,部分銀行已開展基于清單的業務創新。例如,引入清單內機構作為“一區一基金”管理人,合作設立科創成長基金;將清單內機構納入分行“投資者聯盟”平臺,借助“投資流”評價體系批量獲客和投融資撮合;從清單內機構中進一步篩選準入白名單,研發分行投聯貸產品。
四是探索建立“差異化管理清單”。從組織架構、授信審批、產品創設、考核激勵等11個點位,建立試點工作臺賬,推動機構結合各自優勢在細分賽道上形成可持續商業模式。監管引領下,目前轄內26家銀行創設推出了科技創新要素增信產品。2024年一季度末在津銀行機構向各類科技創新企業發放貸款余額2403.79億元,較年初增加271.12億元,其中信用貸款占比52.93%;一季度在津保險機構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各類風險保障2393.49億元,其中通過知識產權保險等特色產品為企業提供科技保險保障49.91億元。
下一步,天津監管局將會同有關部門,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持續推動“科技—產業—金融”新循環,圍繞“增量擴面、提質增效”八個字,進一步加大“量”的供給,拓展“面”的覆蓋,推動“質”的提升,實現“新”的突破,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