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面針縮減產業版圖 發力高端牙膏
- 2019年11月26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1月13日、16日、19日,柳州兩面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兩面針”,)密集地連續發布近40條公告。公告圍繞的主題,是公司以約11.74億元的交易總價擬將旗下紙品板塊和房地產板塊的公司股權和債權,轉讓給第一大股東廣西柳州市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州發展”)。
1月13日、16日、19日,柳州兩面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兩面針”,)密集地連續發布近40條公告。
公告圍繞的主題,是公司以約11.74億元的交易總價擬將旗下紙品板塊和房地產板塊的公司股權和債權,轉讓給第一大股東廣西柳州市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州發展”)。
讓兩面針下決心斷臂求生的原因,緣于其在多元化經營中,相關業務的持續虧損。數據顯示,自2004年兩面針成為國內牙膏行業第一家自主品牌上市企業以來,出現扣非凈利潤連虧13年。“此次交易有利于上市公司改善財務狀況、增強可持續經營能力,有利于上市公司突出主業、增強抗風險能力。”兩面針在公告中解釋,至于公司未來如何聚焦主業、改善經營等問題,截至發稿,記者尚未收到其董秘辦的回復。
“兩面針過去的多元化很不成功。”日化專家、博蓋&容納咨詢創始合伙人高劍鋒表示,結果是新的業務沒有做好,老的主業也丟了市場份額,“這次出售虧損資產,聚焦主業有利于上市公司提振信心,改善經營管理。”但是至于兩面針能否抓住牙膏消費升級的機遇,還有待觀察。
探尋產業多元化之路
“成為民族品牌第一人!”在1978年研發出中國第一支中藥牙膏的兩面針,曾喊出如此口號。
記者注意到,早在2004年財報里,公司上市募集的6.57億元資金,就被分散投入到10個項目中,其細分業務不僅有牙膏這單一品類,還包括牙刷、香皂、洗衣粉、洗發露、衛生巾、鋼材貿易、藥品銷售等板塊。
此外,兩面針在當年還出資2945.2萬元,投資揚州旅游用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相關項目。根據當年財報,鋼材貿易收入為1.32億元,藥品2200余萬元,牙膏主業的收入高達4.83億元,對業績的貢獻突出。
2005年,兩面針又分別投資了三家公司,分別為從事房地產、洗化用品生產、公共交通的經營業務,總計投資1660萬元。按照兩面針的戰略,即打造“大健康、大消費的產業生態圈。”
但是這一系列的多元化操作,并未給公司帶來如期的增長。財報顯示,兩面針2007年參股的7家公司中5家虧損;2008年參股的8家公司中6家虧損;2009年參股的9家公司中5家虧損。截至2019年,其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兩面針主要控股參股7家公司,其中有5家虧損,2家盈利。
與此同時,多元化投資帶來的虧損,也整體拖累了公司的利潤。記者注意到,早在2018年4月27日,上交所在發給兩面針2017年年報問詢函中就如此表述:“年報披露,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44億元、扣非凈利潤-1.54億元,已經連續12年扣非凈利潤虧損,以前年度公司主要依靠出售所持股票實現盈利,主營業務持續能力堪憂,請公司說明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是否面臨重大不確定性。”
但這種“不確定性”并未停止。2018年,兩面針實現凈利潤789.27萬元,扣非凈利潤為-7472.81萬元。不過,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779.86萬元,扣非凈利潤為-4343.37萬元,虧損面已經收窄。
品牌營銷專家路勝貞認為,多元化發展是日化企業的一個通用經營模式,但是實業本身需要一步一步扎實積累,如果不能聚焦精力,市場表現不會讓人滿意。
出售不良資產提升抗風險能力
在兩面針最近發布的系列公告中,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向公司第一大股東柳州發展轉讓持有的房產公司、紙品公司的相關股權及債權。
兩面針表示,此次交易標的為公司持有的紙品公司84.62%股權、房開公司80%股權,以及紙品公司37174.07萬元債權、紙業公司78179.61萬元債權及房產公司2087.64萬元債權。其中,紙品公司84.62%股權和房開公司80%股權評估值合計-4094.83萬元,經交易雙方協商按照0元作價,債權按照賬面值約11.74億元作價,此次交易總價約11.74億元。
在剝離上述資產后,資本市場已經做出良好反映,股價一度出現兩個漲停。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兩面針第一次剝離資產。2017年9月,兩面針將“精細化工”業務從上市公司中徹底剝離,兩面針所持有的鹽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35%股權以掛牌底價6557.01萬元轉讓。
“兩面針進行關停并轉,雖然是遲到的戰略,但是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表示,11億元的現金流,可以為兩面針重振牙膏主業“補血”,無論是研發、品牌,還是渠道,都需要集中優勢資源。
實際上,面對長期虧損,兩面針通過出售持有的中信證券(60030.SH)進行“補血”以及實現公司歷年的盈利。記者統計發現,從2007年開始至2018年末,兩面針已經分9次出售中信證券股份,總計9911.66萬股。不僅如此,近10年來兩面針還從中信證券總計分紅11827.67萬元,加上出售股票的投資收益189745.25萬元,通過中信證券就為公司帶來真金白銀20個億。
截至今年上半年,兩面針尚持有中信證券865.98萬股,交通銀行5.16萬股,中煤能源6.5萬股。此外該公司還分別持有柳州銀行和廣西北部灣銀行2000萬股、1540萬股,這些成為兩面針金融產品的“儲備”。
“公司扣非后的凈利潤已經連續多年虧損,以前年度存在出售所持有的中信證券股票補充資金,彌補虧損的情況,而公司主要金融資產已經所剩不多。”兩面針今年半年報中如此表述,“全面回歸主業后,公司因產品研發、營銷渠道開拓及品牌傳播等會面臨較大的資金需求,而這些項目的投資回報在短期內效果并不明顯,公司債務及利息的償還較為緊迫。”
產品創新發力高端牙膏市場
在成都的多家商超或者連鎖便利店,記者看到兩面針主要銷售的高端產品有兩款,分別為兩面針中藥、兩面針中藥美白,售價分別為每盒19.99元、29.99元。此外,偶爾能夠看到10元以下的一兩款產品。“高露潔、佳潔士、云南白藥搶占了大部分高端市場,此外舒適達、歐樂B等也后來居上。”一位連鎖便利店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外中低端牙膏則被冷酸靈、中華等占據,很難看到兩面針的身影。
“這就是兩面針多元化的結果:在主業上投入不足,尤其是研發上、渠道上,導致牙膏面臨走向低端化、邊緣化的風險。”日化專家高劍鋒分析說,在當前牙膏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兩面針聚焦主業、發力高端是必然趨勢,但這不是簡單的口號。
記者注意到,兩面針近兩年也在產品創新方面不斷發力,牙膏銷量較之前稍有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兩面針家用牙膏的銷售量為3350.84萬支,同比增長1.08%;酒店牙膏的銷售量為11.74億支,同比增長5.95%,兩面針宣布,公司在酒店牙膏市場的占有率估計超過50%。此外,2019年三季度兩面針家用牙膏銷量為668.83萬支,實現銷售收入3753萬元;旅游牙膏三季度銷量為27944.49萬支,實現銷售收入2243萬元。
“兩面針守住了一個市場,即旅游牙膏,但是利潤很薄,只是具有一定的展示和廣告效應。”徐雄俊表示,對于兩面針來說,在家用牙膏市場,其失去的不僅是市場份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兩面針這個“國民牙膏”印象減弱。因此,兩面針必須要抓住家庭牙膏這個大市場,發展中高端才是未來方向。
早在2013年5月,兩面針推出了最高售價59.9元/支的“兩面針中藥消腫止痛牙膏”,主攻中高端牙膏市場。兩年后,該公司還邀請知名演員張嘉譯成為其品牌代言人,試圖重回大眾視野。
“目前國內高端牙膏主要被日、韓、歐美國家的外資牙膏企業所占據,此外云南白藥成為一個成功的跨界高端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高劍鋒表示,搶占中高端市場需要在品牌和產品創新上發力,比如推出功能性的爆款產品,同時線上和線下渠道要跟上。
“兩面針在老一代消費者中的心智認知還不錯,雖然困難很大,但還是有新的機會。”徐雄俊樂觀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