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改后哈藥股份半年虧損超3億 海外投資失利又陷產品質量問題
- 2020年08月28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8月25日晚,國內老牌藥企哈藥股份(昨日收盤價3.41元)披露了公司2020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48.09億元,同比降12.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大跌687.07%,虧損進一步擴大為3.33億元。
8月25日晚,國內老牌藥企哈藥股份(昨日收盤價3.41元)披露了公司2020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48.09億元,同比降12.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大跌687.07%,虧損進一步擴大為3.33億元。
記者注意到,對于凈利潤暴跌,哈藥股份首先拋出的是受疫情影響。此外,眾多投資者此前關心的是,在2018年由哈藥股份斥資3億美元投資的GNC(健安喜)面臨的破產問題,這也會直接影響公司業績。哈藥股份表示,因身為GNC優先股股東,償還次序位列普通股債權人之后,無法得到優先償還。公司于報告期內對GNC可轉換優先股的應收股利計提減值準備1.71億元。
8月21日,內蒙古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一項涉及哈藥股份旗下哈藥集團制藥總廠生產的“阿莫西林片”的行政處罰,其中對產品的認定為“有關物質不符合規定”。這已不是哈藥股份產品第一次被曝出質量問題。
混改大旗下虧損擴大
近期頗受關注的老牌藥企哈藥股份,延續了一季度的虧損。
在8月25日晚間公司發布的2020年半年度報告中,公司披露今年上半年凈虧損同比擴大687.07%,虧損達到3.33億元。同期,公司營收也同比下降12.81%,為48.09億元。
此公告一出,在某投資者論壇上出現兩級分化的評論。一部分投資者認為,哈藥股份業績基本符合預期,另一方則表示對公司愈發喪失信心。
對于今年上半年這份并不好看的半年報成績單,哈藥股份首先給出的解釋是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表示,其各類終端門店營業時間相應減少,部分治療領域藥品限售或禁售,醫療終端出現部分停診、限診,公司OTC、處方藥等業務的營業收入受到影響。
但事實上,2019年哈藥股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就已經驟降超過八成,僅為0.56億元。而公司在2016年后,陷入了凈利潤年年下降的被動局面。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哈藥股份一直高舉改革大旗,母公司哈藥集團曾在去年8月引入戰略投資者重慶哈珀與黑馬祺航,哈藥股份的實控人則由哈爾濱市國資委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更早前的去年3月,哈藥股份還引進了兼具跨國藥企與央企大健康平臺背景的職業經理人徐海瑛擔任公司總經理。
上述動作,是否能將哈藥股份帶出頹勢,如今看來仍需要時間檢驗。
洋保健品公司前途未卜
近兩年哈藥股份之所以備受關注,一方面源于母公司哈藥集團的“混改”,另一方面則是公司曾在2018年斥資近3億美元投資美國保健品公司GNC。這宗當年被哈藥股份寄予厚望的投資,卻因今年6月底GNC在美申請破產保護而變得前途未卜。
在哈藥股份披露的最新公告中,公司表示于報告期內對GNC可轉換優先股的應收股利計提減值準備1.71億元。事實上,這也是導致哈藥股份今年上半年凈利潤暴跌的最大影響因素。
記者注意到,哈藥股份在今年上半年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86億元,直接影響了本期利潤總額。除對GNC外,公司還計提壞賬準備3.52萬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503.63萬元。
對于GNC在美申請破產的最新動態,哈藥股份近期沒有披露過。而根據此前公司的披露,GNC目前有多個重整方案,其中之一為哈藥集團擬以7.6億美元的初步企業價值估值參與GNC的重整,最終交易金額尚需要與相關方進一步商定。該交易將可能同時引入其他出資方,并可能采取現金及其他方式進行,最終確定的交易形式和現金支付比例存在不確定性。
產品再曝質量問題
一方面是業績疲軟,另一方面哈藥股份近年來屢次曝出產品質量問題。
8月21日,內蒙古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官網發布了一份行政處罰顯示,內蒙古兩公司銷售的標示為哈藥集團制藥總廠生產的批號為1903001的“阿莫西林片”,經當地有關部門抽檢“有關物質”不符合規定。
哈藥集團制藥總廠于2020年1月2日對該批藥品向內蒙古自治區藥品檢驗研究院申請復驗,2020年3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藥品檢驗研究院對該批次藥品出具了檢驗報告,結果仍為“有關物質”不符合規定。
據哈藥股份公告,哈藥集團制藥總廠為公司分公司,上述不合格產品無疑為哈藥股份近期疲態再添愁容。而記者注意到,這已不是哈藥股份第一次被曝出質量問題。
2019年5月,由哈藥股份子公司子公司哈藥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紫杉醇注射液(批號:201709012)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檢出存在微細可見異物。一同被披露不合格情況的,還包括哈藥股份另一子公司——哈藥集團世一堂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中藥飲片產品。
對于公司相關問題,記者未聯系到哈藥股份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