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豐明源收購凌鷗創芯完成業務整合 償債能力下滑值得注意
- 2021年10月21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10月12日晚間,上海晶豐明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豐明源”,發布收購凌鷗創芯95.75%股權的公告。
10月12日晚間,上海晶豐明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豐明源”,發布收購凌鷗創芯95.75%股權的公告。
這是公司在參股凌鷗創芯一年后,對后者實施全資收購。而隨著凌鷗創芯的不斷發展,這次交易的溢價已經達到了這家公司現有凈資產的11.43倍。
收購落地刺激股價
據公告披露,晶豐明源此次收購的交易價格為6.13億元,計劃資金來源擬以217.8元/股的價格向李鵬、鄧廷、張威龍、南京道米、達晨創通發行106.74萬股。
以上5位作為凌鷗創芯的業績承諾方,承諾公司2021年至2023年度累計實現的扣非凈利潤不低于1.6億元,對應業績補償期間各年度標的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3000萬元、5000萬元和8000萬元。為免歧義,業績承諾方的業績承諾補償僅以三年累計承諾凈利潤數進行考核。
此外,晶豐明源還計劃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94億元,詢價發行。
二級市場對公司這筆交易較為認可,消息發布后晶豐明源股價三個交易日連續收漲,其中10月13日和15日分別大漲9.34%、13.48%。
晶豐明源目前股價處于調整階段,今年7月曾創下580元的高點,截至10月20日收盤,公司股價為366.04元/股,調整幅度近37%。
拉長時間看,今年以來公司股價表現整體不錯,年初至今漲幅大大超過了半導體ETF。
同時,機構從業務整合角度也表達了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
國盛證券認為,被收購方凌鷗創芯專注于電機控制領域集成電路及總體解決方案設計,主要核心產品為MCU芯片。
此次收購成功后,晶豐明源的電源管理領域芯片和電機控制領域驅動芯片可與凌鷗創芯電機控制MCU形成整套電機驅動解決方案。此后,公司的電源、預驅和功率芯片等電源管理芯片技術積累與凌鷗創芯在MCU、軟件算法和控制整體方案等技術積累優勢互補,可統籌雙方研發資源。國盛證券稱,由于這兩家公司的底層技術能夠協同發展,所以這次收購能夠加速晶豐明源的產品迭代。
上半年利潤大漲70倍
晶豐明源是國內領先的模擬和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為模擬半導體電源管理類芯片的設計、研發與銷售。
信達證券認為,這家公司在LED驅動芯片領域競爭優勢明顯,作為國內最早設計出并商業化LED驅動芯片的企業,公司具有明顯先發優勢,并積累了穩定優質的客戶資源,終端客戶覆蓋佛山照明、陽光照明、歐普照明等國內知名LED制造廠商。
目前,公司的主要產品是LED照明驅動芯片、電機驅動芯片、AC/DC電源芯片。
同時,目前晶豐明源的產品下游需求較為旺盛,帶動公司產品銷量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大增89.37%。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毛利率在上游原材料價格提升的影響下不降反升。據半年報披露。今年上半年,其上游原材料價格提升,為了平衡產品成本與客戶需求等因素,公司對產品價格進行了調整,單價提升帶動產品綜合毛利率由上年同期25.03%增加至46.76%,增加21.73個百分點。
產品提價的情況下銷量依然接近翻倍,可見公司非常有實力。
同期,為了應對行業上游產能供應仍處于緊張狀態,且短期內暫未出現緩解現象,晶豐明源對產品結構進行了優化,提高了智能LED照明驅動芯片的交付優先級,公司智能LED電源驅動芯片占整體銷售收入比例由上年同期36.91%增加至44.33%,增加7.42個百分點。
這些努力使這家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同比增長177.19%、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如火箭發射般大漲7471.82%。
對于這樣的業績,晶豐明源表示,今年上半年在行業上游供應緊張的情況下,除保持原產能外,公司前期進行工藝合作的晶圓廠(新加坡格羅方德半導體公司)也陸續帶來新增產能。此外,公司采取向部分供應商預付貨款的方式,提前鎖定原材料的中長期產能。
光大證券對這家公司的未來發展空間表示看好,LED照明驅動迎來高景氣,智慧照明滲透率不斷提升。該公司產品鏈布局和產品競爭優勢,隨著模擬行業的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其橫向擴張AC/DC電源控制芯片業務,未來具有廣闊的長期發展空間。
信達證券對公司所處賽道表示看好,他們認為:“我國傳統LED市場較為成熟,滲透率超過70%;從全球來看,LED滲透率近五成,但未來仍有提升空間。”
開源證券認為,芯片設計公司的成長性體現在“能持續推出更高端的產品”、“能供應給更高端的終端設備”、“能享受更高的毛利率”。一般而言,推出越高端的產品以及導入越高端的終端設備往往能享受更高的毛利率,這是為技術水平和質量保證付出的更高溢價。
償債能力存隱患
不過,業績高速增長下,這家公司的一些財務指標也存在隱患。
據Wind統計,2020年10月17日-2021年10月17日,晶豐明源共計出現1次年度償債能力下降。2020年,公司流動比率為3.91,同比有所下降,低于同期行業的平均水平4.24;速動比率為3.47,同比有所下降,低于同期行業的平均水平3.74。
這兩項衡量償債能力的數據下滑態勢到今年中期依然沒有緩解。截至今年6月,晶豐明源的流動比率進一步下降到3.12,同期行業平均值為4.08;同期,速動比率下滑至2.84,而行業平均值為3.55。
而且,晶豐明源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連續三個報告期增長,今年中期已經達到了29.94%,逼近了行業平均值。
不過好在體現公司債務保障能力的指標—全部債務/EBITDA,在今年上半年是1.19倍,在行業中表現優秀。
因此,隨著資產負債率和流動、速動比率的下滑,這一債務保障指標未來的變化更加需要投資者關注,以及時察覺公司如何解決不斷增長的債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