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建重工:推進“資本、產業、科技”深度融合 加速地下工程裝備“智造”升級
- 2022年01月06日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1月6日,一臺開挖直徑為7.6米的巖石隧道掘進機,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二產業園下線,即將出口斯里蘭卡,參與斯里蘭卡引水工程建設。
1月6日,一臺開挖直徑為7.6米的巖石隧道掘進機,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二產業園下線,即將出口斯里蘭卡,參與斯里蘭卡引水工程建設。這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大直徑雙護盾巖石掘進機首次出口南亞市場,也是鐵建重工2022年出口首單。
鐵建重工副總經理、總會計師唐翔表示,公司主動加速“資本、產業、科技”深度融合,加大了超大直徑、智能機器人等項目的研發投入,讓更多創新成果產業化,更多產業產品科技化。
據鐵建重工掘進機研究設計院工程師邵質中介紹,此次,研發團隊采用“管片+錨噴”雙支護系統設計,充分融合敞開式及雙護盾掘進機設計經驗,最終成功完成此次出口斯里蘭卡的巖石隧道掘進機設計和制造,確保出口產品質量。
資料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鐵建重工研發費用投入5.3億元,同比增長43.84%。研發投入在營業收入中占比達7.38%,高于同行業企業研發投入水平。?
2021年6月,鐵建重工成功登陸科創板,創造了央企A拆A上市首例、工程機械行業首家科創板上市、科創板專業設備制造領域募資規模最大等多項紀錄。
自科創板上市以來,鐵建重工通過資本賦能加速蝶變。據介紹,一方面,技術更高端,極限尺寸盾構技術快速進步,成功研制國產最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陸續出廠14米、15米級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鞏固了國產技術自主可控能力。另一方面,公司產品顏值走紅,“錦繡號”盾構機刀盤涂裝“最萌”熊貓臉譜,國寶懷抱嫩竹,萌翻網友;“深江1號”盾構機刀盤噴繪“最猛”嶺南醒獅,栩栩如生。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鐵建重工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地下工程裝備和軌道交通裝備大規模定制化企業,企業研發實力、主要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品牌影響力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據了解,在做強地下工程裝備產業的同時,鐵建重工錨定數字化主攻方向,加快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開創研發設計數字化、生產制造敏捷化、施工過程智能化、產品服務專業化新局面。
同時,鐵建重工堅持數字驅動,智造升級。“在鐵建重工,產品設計與仿真基于數字模型,促進功能與性能優化,實現質量風險關口前移;生產制造過程構建智能分揀、切割、焊接等系統,打造離散型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基地。”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在鐵建重工數字化指揮監控中心,三塊可視化大屏猶如“智慧大腦”。研發工程師輕擊鼠標,千里之外的施工裝備運行狀態實時可知可感。
據鐵建重工電氣智能院副院長秦念穩介紹,設備施工現場的數據以一秒一次、一次千條的頻率快速傳輸,即時傳遞給數字孿生體,指導下一代產品設計迭代優化,同時從裝備視角形成涵蓋工程關鍵環節的服務體系,推動工程建設少人化,助力智能建造。
“將產品塞進電腦,將車間搬上電腦,將隧道建在電腦。”鐵建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飛香形象地比喻。他說,企業通過超前攻關智能技術,就是要讓裝備具備機器人特征,最終實現從部件智能到整機智能,從單一產品智能到成套裝備集成智能,從一類裝備智能到全系列裝備智能。
鐵建重工相關負責人表示,現階段,鐵建重工已建起智能互聯裝備協同管理平臺,實現鉆爆法隧道成套裝備智能化,構建了盾構機九大智能控制系統,打造出一系列超級地下工程裝備,為超級工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裝備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