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量持續下滑股價坐上過山車 長安汽車艱難突圍
- 2019年05月22日 來源:投資者網
提要:汽車行業“寒冬”襲來,波及幾乎所有中國汽車自主品牌。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汽車”) 也不例外。
汽車行業“寒冬”襲來,波及幾乎所有中國汽車自主品牌。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汽車”) 也不例外。
從近期股價看,由2019年4月11日最高點10.77元/股,一路下跌至5月20日的7.16元/股,短短40天,市值消失147億元,自主“一哥”到底經歷了什么?
從市場看,長安汽車2019年4月主力車企銷量同比、環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4月份共售出新車12.12萬輛,同比下滑35.05%;1-4月份累計售出新車57.01萬輛,同比下滑32.54%。年報顯示,2018年長安汽車營業收入約為663億元,同比下降17.14%;其中,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約6.8億元,同比降低了90.46%。2019年一季度,長安汽車實現營業收入160.08億元,同比下滑20.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96億元,去年同期為13.91億元,同比大降250.62%。導致長安汽車業績出現巨額虧損的直接原因,是銷量的大幅下滑。特別是長安福特,曾經是長安汽車的“利潤奶牛”,貢獻80%-90%的利潤,如今銷量斷崖式下滑,令人唏噓。
銷量崩塌
公開資料顯示,長安汽車銷量早就出現了問題。2017年,長安汽車銷量為287.25萬輛,與2016年相比下滑了6%,到了2018年銷量213.78萬輛,同比下滑25%,下滑幅度驚人。公司下屬的重慶長安、河北長安、合肥長安、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江鈴控股等,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銷量下滑,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是長安福特。
根據數據顯示,長安福特在2016年的銷量為94.38萬輛,接近百萬大關。但是到了2017年,銷量僅為82.8萬輛,同比下滑12.3%,而到2018年,銷量僅為37.77萬輛,下滑54.4%。到2019年4月,長安福特銷量只有1.5萬輛,去年同期3.7萬輛,下滑60.9%,可以說是經歷了斷崖式的下跌。長安汽車面臨轉型,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致函長安汽車董秘黎軍,均未得到回復。
據業內人士分析:嚴重依賴合資車業務、自主造血能力差、依靠補貼、開銷大內耗大等原因導致長安汽車整體業績大幅下挫。作為國有四大車企之一,長安汽車已經開始掉隊。
而長安福特的銷量下滑主要源于車型老化、更新迭代速度慢、本土化程度不高致使福特在中國市場節節潰敗,同時福特正在采取積極措施,試圖盡快走出銷量困境。2018年年底,長安福特完成了福克斯的換代與福睿斯的改款。2019年上海車展上,全新的(MKC的繼任者)。除此以外,2020年福特探險者、林肯飛行家、林肯MKZ等國產化車型也將推出,根據“福特中國330產品計劃”,未來3年內福特汽車將在中國市場推出超過30款新產品,其中超過10款為新能源車型,隨著產品線的換代,不知能否改變目前長安福特的困境,我們將持續關注。
艱難突圍
銷量下滑,庫存高企,長安開啟了“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提出“將著力推動四大轉型:從服務客戶向經營客戶轉型、從傳統產品向智能化+新能源產品轉型、從提供產品+服務向提供產品+服務+出行解決方案轉型、從經營產品向經營品牌轉型。” 先后發布了“香格里拉”新能源戰略和“北斗天樞”智能化戰略。
2017年10月,發布“香格里拉計劃”:到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的打造;到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到2025年,由長安汽車牽頭的“香格里拉計劃”將在全產業鏈上累計投入超過1000億元。
2018年8月,宣布啟動北斗天樞智能化戰略,并表示2020年長安將不再生產非聯網新車,實現100%聯網,100%搭載駕駛輔助系統。基于此戰略,長安將實施“4+1”行動計劃,包括知音伙伴計劃、合作共創行動、智能體驗行動、智能聯盟行動、千人千億計劃五大方面。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表示:“這一戰略的核心是,完成從傳統的汽車企業到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的轉型”。
但是,從目前來看長安汽車這些戰略在短期內很難對其業績實現較大提升。各種戰略調整和“無人駕駛”充分消耗著長安汽車的預算,目前,長安汽車僅無人駕駛園區建設項目投資就已超過43億元,近三年整體已累計投入393億元,以目前長安汽車的財務狀況,能否實現企業轉虧盈利并持續投入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