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杯汽車賣賣賣 最終能否“保殼”求生?
- 2019年08月29日 來源:新京報
提要:日前,金杯汽車接連發布兩則資產轉讓公告,分別將旗下的華晨汽車金杯(西咸新區)產業園有限公司和沈陽金杯房屋開發有限公司轉讓給沈陽市汽車工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日前,金杯汽車接連發布兩則資產轉讓公告,分別將旗下的華晨汽車金杯(西咸新區)產業園有限公司和沈陽金杯房屋開發有限公司轉讓給沈陽市汽車工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金杯汽車給出的資產轉讓理由是“為聚焦主業,提高營運效率”。自2010年以來,金杯汽車就不斷剝離虧損業務,資產負債率依然高達85%以上,至今經營情況也未見明顯好轉。金杯汽車還有絕處逢生的可能嗎?
靠不斷變賣資產“保殼”
作為華晨集團旗下4家上市公司之一的金杯汽車,曾兩入兩出ST榜,多年來都在如何“扭虧”上掙扎。2001年,金杯汽車就出現大幅虧損,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9.8億元,之后至2018年這段時間,共計7個會計年度,金杯汽車都處于虧損狀態。在短暫的盈利年份,金杯汽車也主要依靠政府補貼或向母公司華晨集團出售資產來實現扭虧。
公告內容顯示,金杯汽車打算脫手的這兩家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其中,金杯房屋股權轉讓價格為1元錢、西咸產業園股權轉讓價格為5987.93萬元。這樣算下來,這兩項股權交易將使金杯汽車獲得將近6000萬元的賬面收入。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向記者分析稱,兩家公司的股權轉讓,主要是金杯汽車在業務上進行的調整,以后,金杯汽車在經營業績上的壓力也會小一些。
剝離虧損業務保主業
早在2010年3月,金杯汽車就決定將連續虧損的中華汽車從上市業務中剝離。2017年,金杯汽車繼續剝離整車業務,先后將旗下華晨金杯劃轉給華晨中國,金杯車輛劃轉給沈陽汽車工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對金杯汽車來說,是不得不陸續賣掉家里的重量級資產,來確保汽車零部件業務的發展。因為,2016年,金杯汽車虧損額達到2.1億元,該年份金杯汽車整車銷量僅為23191輛,同比下降50.76%;整車實現營業收入12.66億元,同比下降24.28%。
與此同時,金杯汽車的零部件及材料板塊營業收入在最近幾年中都保持增長趨勢。2017年,汽車零部件實現營業收入34.31億元,同比增加20.77%;2018年,零部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達到53.91億元,同比再次增長21.82%。
靠關聯來賺利潤
雖然崔東樹認為,上述兩處資產的轉讓能幫助金杯汽車甩掉虧損的業務包袱,進而聚焦主業。但他同時表示,金杯汽車存在很高的業績依賴風險。
金杯汽車零部件業務最主要的兩大客戶就是華晨寶馬和華晨雷諾。2016年,金杯汽車前五名客戶銷售額中,關聯方銷售額為30.9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的64.32%。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該比例逐漸升高至81.28%和86.84%。
今年上半年,華晨中華銷量為1.5萬輛整車,同比大幅下滑70%,這就給金杯汽車不小的打擊。分析未來的業務增長點,崔東樹認為,華晨與雷諾的合資,有可能會給金杯汽車帶來新的發展機會,但這取決于華晨雷諾實際的市場表現。還有業內聲音認為,如果金杯汽車繼續處于當前發展狀態,未來恐難逃脫“賣殼”倒閉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