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雛鷹農牧風波不斷,深交所:為何仍未披露重組預案?
- 2019年03月18日 來源:紅星新聞
提要:今日(3月18日),被稱為“養豬第一股”的雛鷹農牧又收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關注函稱,公司于2018年6月22日披露擬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至今仍未披露重組預案。
今日(3月18日),被稱為“養豬第一股”的雛鷹農牧又收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
關注函稱,公司于2018年6月22日披露擬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至今仍未披露重組預案。說明截至目前的進展情況、未披露預案的原因,以及是否處于停滯狀態、是否有具體的時間安排,并說明本次交易是否存在終止風險,如存在,請及時披露信息并做好充分的風險提示。
記者發現,當時的公告稱,雛鷹農牧正在籌劃擬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河南民正農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正農牧”)、信陽萬富油脂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萬富油脂”)、固始縣豫申糧油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申糧油”)、山信植物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信”)、河南廣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安生物”)的部分股權。
公告稱,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18年6月22日開市起停牌。并承諾本次停牌時間累計不超過1個月,即承諾爭取在2018年7月13日前披露符合相關要求的預案或報告書。
然而,半個月以后的7月13日、7月27日、8月17日,雛鷹農牧都多次發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停牌進展公告,但至今未披露重組預案。
其實,在這大半年里,雛鷹農牧也經歷了多段風波。
去年4月,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侯建芳、部分董事、監事、 高級管理人員、證券事務代表及其他部分核心管理人員計劃自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票不低于50,000萬元。但今年3月6日晚,雛鷹農牧稱,上述人員終止了增持計劃。
原因很簡單:沒錢。“增持人員無法籌措充足的增持資金”,公告稱。
今年1月30日,雛鷹農牧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將2018年的預期虧損規模15億元~17億元,擴大至29億元~33億元,買不起豬飼料、生豬被餓死的原因也引起資本市場的討論。
此外,今年以來,雛鷹農牧已經于1月12日、1月18日兩度公布控股股東、董事長侯建芳所持公司股份新增輪候凍結的公告,公告稱,侯建芳累計持有公司股份1260341191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0.20%,已全部被凍結。
在此前的2018年7月27日,雛鷹農牧就發布公告提示,實控人侯建芳所持公司股份新增輪候凍結,其質押的4573萬股構成違約,可能存在平倉風險導致被動減持。
不過,隨著“豬概念股”的全面火熱,雛鷹農牧的股價卻一路上漲。截至今日(3月18日)收盤,股價達2.85元/股,較春節前的1.47元/股幾乎已成倍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