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獐子島三季報預虧:再度甩鍋扇貝 還要“禍害”海參?
- 2019年10月16日 來源:國際金融報
提要:10月14日晚間,獐子島發布業績預告稱,前三季度預計虧損3100萬至3600萬元(去年同期盈利2338萬元),其中三季度預計虧損800萬至1300萬元(去年同期盈利873.44萬元)。公告剛披露,深交所的關注函便來了。
獐子島三季報預虧,再度“甩鍋”扇貝,還要“禍害”海參?
獐子島正逢多事之秋,還試圖再“甩鍋”給扇貝。
10月14日晚間,獐子島發布業績預告稱,前三季度預計虧損3100萬至3600萬元(去年同期盈利2338萬元),其中三季度預計虧損800萬至1300萬元(去年同期盈利873.44萬元)。公告剛披露,深交所的關注函便來了。
而這已經是當天獐子島收到的第二份關注函。
近日,有媒體直指獐子島為增添公司報表利潤,保證公司今年的“安全和不虧損”,而涉嫌在休漁期違規采捕海參。該文章引起了監管層注意,10月14日早間,深交所對獐子島發出關注函,要求獐子島對上述報道的內容進行全面自查,并說明相關內容是否屬實、是否存在需澄清與說明的事項。
1
連收兩份“關注函”
繼2019年上半年業績出現斷崖式下滑后,獐子島的虧損還在持續。2019年上半年,獐子島實現營業收入12.8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55%;凈利潤為-2359萬元,同比暴降261.06%。
而根據三季度預虧公告,2019年前三季度,獐子島虧損額已超3000萬元。
“受2018年海洋牧場自然災害影響,公司于2016年、2017年底播蝦夷扇貝可收獲資源總量減少,相應折舊攤銷、海域使用金等固定成本無法攤薄,導致產品單位成本上升,公司整體凈利潤水平同比下降較大。另外,因海洋牧場增養殖品種重新規劃區域,致使海域使用金分配計入當期數額增大。”在預虧公告中,獐子島如此解釋業績下滑。
對此,在14日晚間的關注函中,深交所要求獐子島結合2018年海洋牧場自然災害影響的具體情況,與2016年、2017年底播蝦夷扇貝投放量及其生長周期等,具體說明底播蝦夷扇貝可收獲資源總量減少的主要依據與數量情況。
此外,獐子島產品布局的調整也受到了重點關注。深交所要求獐子島結合公司海洋牧場增養殖品種重新規劃區域的具體情況、海域使用金總體變化情況及分配方法等,按照產品分類列示海域使用金分配情況,并說明較上年同期的變化情況及合理性。
事實上,獐子島面臨的質疑遠不止于此。
10月10日,有媒體發布《扇貝跑了海參頂?獐子島為增添報表利潤涉嫌違規采捕》報道,直指獐子島在伏季休漁期開展野生海參采捕舉動,涉嫌違反《大連市特種海產品資源保護管理條例》中關于嚴禁在禁漁期內采捕特種海產品的規定。同時,公司可能存在嚴重透支未來海參業務利潤的情況。
在10月14日早間的關注函中,深交所要求獐子島說明在伏季休漁期采捕海參的合理性,是否有利于公司海參業務可持續發展,是否存在報道中所述對海參資源進行破壞性采捕、嚴重透支公司海參業務未來利潤的情形。
11月15日下午,記者就業績虧損及涉嫌違規采捕等相關問題,多次致電獐子島證券部,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2
陷入“多事之秋”
作為地名的獐子島,位于北緯39度,水溫適宜,海流急勁,是世界公認的適宜海珍品生存的海域。1992年,獐子島組建漁業集團。九年后,大連市正式許可獐子島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9月28日,獐子島在深交所上市,其股價曾在2008年1月創下151.23元的紀錄,成為彼時的滬深兩市“股王”,也是中國農業第一個百元股。
然而,關于獐子島的佳話止于2014年,且畫風突轉。2014年10月,獐子島發布公告稱,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的異常冷水團,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獲期的蝦夷扇貝絕收。受此影響,獐子島2014年巨虧11.89億元,“扇貝跑路”一事也驚動整個A股市場。
時隔4年,同樣的橋段再度上演。2018年1月,獐子島再次發生“扇貝跑路”事件,同年2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獐子島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19年7月,歷經17個月的調查終水落石出,證監會認定獐子島存在涉嫌財務造假、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虛假記載、未及時披露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一個月后,該公司披露了被證監會認定存在涉嫌財務造假、涉嫌虛假記載等行為后的首份財報,該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獐子島業績出現大幅下跌。當時,公司一名董事因對半年報存在異議而投出“棄權票”。2019年9月初,針對半年報,深交所曾對獐子島連發14問。
屋漏偏逢連夜雨。18天前,獐子島披露《關于終止重大資產出售事項的議案》,宣布終止籌劃近3個月的重大資產重組。
根據公告,此前獐子島擬以2.345億元的價格出售其持有的大連新中海產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權和新中日本株式會社90%股權給亞洲漁港(大連)食品有限公司,因擬置出資產超過現有資產50%,根據規定,獨立財務顧問和會計師應當對最近三年的業績真實性和會計處理合規性發表明確意見,并出具專項核查意見。
然而,因上述資產出售是在證監會已下發預處罰通知尚未下發正式調查結論期間發生。作為公司獨立財務顧問的平安證券及審計機構的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均表示對財務真實性和合規性無法判斷。無奈之下,9月27日,獐子島宣布終止這一出售資產降低負債率計劃,并表示“在未來合適時機,將繼續積極尋求外延式發展的機會,提升公司可持續發展及盈利能力,為公司和股東創造更大價值”。
就目前來看,要達到這一目標,獐子島還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