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威亞太發年報預估疫情影響:或致前兩月收入減少20億元
- 2020年02月28日 來源:中新經緯
提要:2月27日,百威亞太發布2019年年報,銷量及凈利潤分別下滑3.0%、6.3%,受到市場關注。
2月27日,百威亞太發布2019年年報,銷量及凈利潤分別下滑3.0%、6.3%,受到市場關注。記者注意到,2月27日開盤后,百威亞太股價持續走低,盤中跌幅一度近4%,截至收盤,報24港元/股,下跌1.23%。
中國市場銷量持續下滑
據百威亞太2019年年報,2019年,該公司實現收入65.46億美元,同比增長1.8%,計算匯率影響及范圍變動后同比下滑2.9%;實現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以下簡稱“凈利潤”)8.98億美元,同比下滑6.3%;總銷量93.17億公升,同比下滑3.0%。
記者注意到,2019年第四季度,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持續不佳。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百威亞太中國市場的收入增長3.2%,但整體市場份額下降約50個基點。其中,2019年第四季度,該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收入下滑3.0%,原因是3.9%的每百升收入增幅被6.6%的銷量下滑所抵消。
至于銷量下滑的原因,百威亞太在年報中解釋稱,主要是由于其產品在中國夜生活渠道表現疲軟所致,而市場份額的下降也與此有關。
需要注意的是,百威亞太中國市場銷量并非首次下滑。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時,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曾下滑5.9%。彼時,該公司同樣將原因歸結為“夜生活渠道表現疲軟”等。據了解,在此之前,百威亞太旗下品牌“百威”曾在中國夜生活場景長期維持銷量領先的地位。
事實上,為改善其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情況,百威亞太也做出了一些嘗試。百威亞太在年報中提到,2019年,公司一方面繼續投資夜生活渠道,另一方面也分配額外資源至其他場合(如電商)及消費者熱衷領域(如餐飲),以平衡其產品在各渠道的表現。
據百威亞太披露,2019年雙11期間,“百威”是天貓及京東平臺上零售銷售額第一的啤酒品牌,而“科羅娜”“福佳”及“哈爾濱”(均為百威亞太旗下品牌)亦位于零售銷售額最高的五大啤酒品牌之列。
不過,從2019年第四季度的整體銷量來看,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情況并未明顯好轉。
疫情或致前兩月收入減少20億元
記者注意到,在2019年年報中,百威亞太還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業績的影響進行了預估。
百威亞太指出,疫情爆發持續沖擊公司業務,夜生活渠道幾乎停止活動,餐廳的活動也非常有限,此外來自零售渠道(如現代貿易、傳統貿易)的需求也大幅減少,不過電子商務渠道需求卻大幅增長。
百威亞太預計,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前兩個月,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收入將自然減少2.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億元),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將自然減少約1.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9億元)。
據中信建投研報,受疫情影響,餐飲及聚會大幅減少幾乎停滯,啤酒在現飲渠道占比高約55%以上,且消費場景以聚會居多,2月份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從目前的情況看,1月基本未受影響,各企業1月銷量基本達到甚至超過計劃;2月預計受影響嚴重,3月估計仍有一定影響。”
據百威亞太年報,截至2月27日,公司已重開超過半數的釀酒廠,目前還難以估算疫情在未來數月對公司的全面影響。